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第1134章不二法则整个太武殿内站立了不下千人。
文武百官,其实只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说法,事实上一个国家,文武官员绝对不止这个数字,哪怕是偏居一隅之地的小国,也会拥有百成上千的官员。
魏国虽然采取州、郡、县三级分立,事实上州刺史就是州长,别驾是长史(相当于现在的书亡),治中则是副州长,除了刺史、别驾、治中这三省州级官员(州部级官员正三品或从三品)还有十二名各职司从事(相当于现在的各省厅厅长。
)以兖州为例,整个兖州就拥有一名正三品州刺史、两名从三品治中、别驾,二十名正四品从事,七名正四品太守,二十一名从四品官员,五十六名县令(品级由辖县人口和经济决定,由从八品至正五品不等)。
一州之内将有二百多名近三百名有品阶的官员。
魏国仅地方官员就多达近万人。
至于无品相当于后世科级、股级官员,足足数万人。
在邺城的官员虽然没有后世京官那么庞大,事实上官员数量也不少。
这些官员低眉顺眼,无人交头接耳的交谈。
此时冉明坐在龙椅上突然大声说道:“日前,有人向朕提出华夷之辨,朕倒想听听诸位的看法,何谓华夏,何谓汉?”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无论在场的高官还是显贵,都能回答得上来。
在这个朝代当官,首先要讲究官员的素质,这个素质自然是学识之类。
对于冉明这个问题,都可以回答得上来。
当然当官的人都有一颗七窍玲珑之心,他们即使不用脑袋,用膝盖想也知道冉明肯定不会不知道华夏的来历,至于“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
这样字意上的解释,没有必要说出来,冉明需要的肯定不是这样的答案,说不出新意符合圣意的回答,不如不答。
整个太武殿哑雀无声,剩下的只是大臣们粗重的呼吸声。
当初辩驳王简的华夷之辨已经在魏国传开,各种观点都已经开始出现,甚至有些人为了迎合王简,开始为王简造势。
提出文化之论华夏。
无人回答冉明的问题,冉明就开始点名道:“圣衍公孔抚何在!”
“臣在!”
孔抚只得硬着头皮出列道:“据《春秋左传正义》有云,“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因我们族起华山和夏水之间,故称华夏!”
“很好!
很好!”
冉明道:“圣衍公所言,诸位可认同?”
“臣等附议!”
虽然猜测不到冉明的圣意,不过一些大臣却开始出声符合着孔抚,不过对于内阁诸臣还有各部堂尚书,则垂首不语。
冉明指着自己的胳膊道:“我们都是炎黄子孙,身上流着炎帝和黄帝的血脉,您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王简适时的出列道:“请陛下示下!”
冉明道:“匈奴族在冒顿单于之前,北方的草原上西有月氏、南有楼烦、白羊王,北有丁零、浑庾,东有东胡,但是冒顿单于统一了草原,草原上诸部皆称匈奴,为何他们那些部落丢了祖宗,承认自己就是匈奴人?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成为匈奴人有好处,他们可以随时侵入汉朝边境,勒索财物,劫掠妇女奴隶。
可是如今呢?匈奴何在?匈奴先被汉武帝两征漠北,打得元气大伤。
后来在东汉大军的持续打击下,分裂为南北两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