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乔峰不知道,每这般练一次拳法,他的功力就深了一层。
他由此而得的武学根基,已远远超脱了他的年龄,达到了天下武林高手所梦寐以求的武学境界。
原来这少林长拳乃是达摩祖师原创拳法,与拈花指、龙爪手、大力金刚掌等十八套达摩自创绝技同为少林武功之源,被寺中僧众称之为“少林祖技”
,其中少林长拳最具渊源,是达摩祖师从天竺瑜伽秘术中演化而来,实有修气炼神,造化阴阳,发掘潜能之功。
达摩祖师东来中土,初衷只为游历四方,弘扬佛法。
可当时中华正是南北朝之际,王朝更迭犹如走马,天下盗贼四起。
达摩祖师独自一人,踏遍千山万水,只凭着这套少林长拳,便化解了无数凶险,驱退了万千寇盗,使得达摩神功之名,享誉海内。
乃至之后千百年中,少林僧人虽是一再宣扬,本寺是以弘扬佛法为业,但世人提起少林寺来,仍是“武学正宗”
、“天下武功出少林”
诸如此类评语。
追本溯源,其实都是达摩祖师凭借这路“少林长拳”
,踏遍中土打出来的名头,只是时隔太过久远,后世即便是少林僧人,也已无人知晓。
待到二祖慧可前来拜师,已是在达摩祖师面壁九年悟到《易筋经》之后,当时达摩祖师见慧可所知所学驳杂,先入之见甚深,自恃聪明,难悟禅理,当下拒不收纳。
直至慧可大师立雪断臂,达摩祖师感其诚意,才收之为徒。
但此时达摩祖师早已参透佛法,视武学为小乘,不足为晒,又恐慧可大师耽于学武,故而只传慧可大师佛法精义,并未传授武功。
直到达摩祖师圆寂,慧可大师整理祖师经卷手稿时,才发现祖师将平生武学之大成密要,录于经卷最末。
此时慧可大师已承接祖师衣钵,身具大智慧,见那些武学图谱之中,尽是些伤人杀人的本领,有违天和,不愿学习,只是最末单独成篇的《易筋经》上所载文字博大精深,且是用梵文书写,慧可大师知晓这是祖师面壁九年的大成之作,义理深奥,所以苦心钻研,求解妙谛,然而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彰。
直至一日,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
慧可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密谛共同研读。
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而后又在长安道上遇上一精通武功的年轻人——后来大唐的开国功臣,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国公的李靖,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数领悟。
自此,少林武学方得传承发扬,虽然《易筋经》深奥难解,非有大机缘者,往往无法窥其门径,但慧可祖师自己所悟所传的内功心法也是非同小可,后历经千年,少林武功已是蔚为大观,修为再高的高手,穷毕生之力,也难练成其中的十分之一,而这路入门的“少林长拳”
,自然再无人去深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