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时,哀章就窥破了王莽的心事。
他精心制作了两个铜匮,也就是铜匣子,一个里面放了“图”
,一个放了“书”
,这是模仿《周易系辞》里说的“河出图,洛出书”
。
这些“图”
“书”
应是写在木简上,放在铜匮之中,还按照汉朝当时书信的格式加上盖子,用绳子捆结实,填上封泥,最后在封泥上盖上书检21。
在一般的书信邮寄中,书检就相当于信封,上面印着寄信人的印章等署名信息。
哀章所作的铜匮封检,大抵也会遵循这种惯例。
其中,放“图”
的那个封检,署了一句话:
天帝行玺金匮图。
放“书”
的那个封检署的是:
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
22
这两个封检署名,细究大有深意。
首先,两个封检都是“行玺”
。
在汉朝特别是中后期,皇帝有六玺,其中“皇帝行玺”
是用在任命诸侯王的场合。
那么,天帝行玺、赤帝行玺,也就是比照人间皇帝分封诸侯,以天帝的身份任命人间的帝王。
这证明哀章对汉朝的玺章制度比较了解。
其次,汉朝奠基最重要的事之一是“赤帝之子斩白蛇起义”
,“书”
的封检明确说,“赤帝”
通过给刘邦“行玺”
,给“黄帝”
以策书,也就是刘邦以赤帝之子的身份给黄帝的后代转达册封之书,这就描述了禅让的逻辑。
哀章制作好铜匮之后,并没有急于拿出来,而是等待、观望。
一年又一年,哀章看着王莽制礼作乐卓有成效,又多次平叛牢固掌权,统治基础一天天坚实起来。
他相信王莽迟早有称帝的一天。
于是,当哀章听说齐郡神井、巴郡石牛等祥瑞和符命的时候,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