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有阿难在回鹘,倒也无碍。”
话虽如此,皇帝没有轻易地下决定,令宫人去传召太子,将此时全权交由太子处理。
这事落在太子手里,何尝不是一个烫手山芋?他活着一日,都在提醒太子的过往,一旦接回来又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麻烦。
阿四望着宫人步履匆匆的背影,心里想的却是:人的悲欢果然是不能相通的,这样令人为难的事情,她并不为和亲公子感到多么心痛,反而觉着,要是此刻人真死了才是省事。
因关心事态发展,阿四也不急着走了,安然落座于甘露殿一角落,默默听着皇帝和诸位官员论政。
和亲公子丧妻之后是否能再归国之类的事宜,比起近年各地频发的灾害只是小事,鸿胪寺的官员提一嘴后不再说起。
水灾之后民间粮食价格上涨,连带着各类物价波动,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平抑物价成了重中之重。
在有序的谈论中,阿四捕捉到一个新鲜的词——“常平监官”
。
这是未曾了解过的范畴,阿四一下子就跟不上官员们谈话的节奏,于是她悄悄凑到一沉默的官员身边问:“你看着怪清闲的,有空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常平监官吗?”
那陪坐末席的官员果然是个清闲的,低声回答:“太祖置常平监官,以均天下之货。
市肆腾踊,则减价而出;田穑丰羡,则增籴而收。
触类长之,去其泰甚,庶使公私俱济,家给人足,抑止兼并,宣通壅滞1。”
阿四耳边嗡嗡一阵,眼神呆滞片刻,好半晌才将这一席话听明白。
常平监官就是负责平抑民间物价,物价下降时大量收购物品,物价上涨时则减价抛售,将大致的物价维持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盯着的就是粮食,好让农民不至于饿死。
从这点来看,朝廷方方面面的管理是相当完善了,至少阿四自个儿是想不到要设置这方面的官吏的,确实相当要紧。
后世时,阿四在受教育阶段学习过,但她从未想过那么久远之前的“古人”
早就考虑到了经济。
而阿四本人,此前从未认真将脑海里的小知识融会贯通,甚至从没想过要运用到现在的生活中去。
现在回过头来想,她这样愚钝一些也好,至少不会贻笑大方。
官员们还在继续讨论,她们说起各地修成的义仓,商量着要选一个时间去各地查抽粮食,讨论今年各地农田的受损程度,赈灾是直接用义仓的粮食赈济灾民,是否需要各地调用、又要从何处征调。
阿四又将手搭在官员身上,对方知情识趣地解答:“各地义仓储粮用以备荒,其中的粮食将取自中户、富户,每亩田收粮二升,下下户与夷族不收。
灾年用以赈济灾民或是借贷农民作为种子,秋收再归还粮食2。”
再有就是以工代赈,水灾之后不少水利往往需要修缮,地势低矮的城镇需要修葺……阿四知道如今实行的赋税制度是: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简称租庸调。
百姓需每年为国家服役二十日,还得是百姓自费衣食。
即使是修缮水利,多半也是从未受灾的地区调用民众。
至于当地的灾民,能够领到不饿死的粮食已经是万幸了,重建家园是无可推脱的义务。
如此种种条例,阿四听来,已经是极为完善的,她无可补充,甚至学到了不少。
水灾一事说清楚,半数官员向皇帝告辞。
等人一走空,阿四周围空荡下来,她蹭坐在末座的身影落在皇帝眼中。
皇帝显然是早已注意到阿四的动向了,她放下笔松松手腕,笑问:“阿四怎么坐到那儿去了?”
阿四照实说:“阿娘和官员们的话我时常听不明白,只好找个人问一问,学到不少呢。”
“能听得进去就是好的。”
皇帝时常令女儿们陪坐听政,为的无非就是这个。
言语间,太子闻讯赶来,向圣上施礼:“和亲公子事,请母亲宽恕儿的私心,宽宥儿再略微考虑两日。”
皇帝应允,又将义仓的事宜交给太子去办。
下午皇帝也需要休息,太子带着阿四告辞离开甘露殿。
两人同行一段路,阿四问:“长姊希望和亲回鹘的公子归国吗?”
她心里觉得不应该,想不通便问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