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崔纪显然不全信,态度也并不好,“这封信是谁派他送来的,还未可知晓。”
崔芙道:“寻简送来的信,父亲或许不信,可郑家主派人送来的暗信,父亲应该好好看看。”
“恕女儿直言,如今军镇有所动作,崔氏不得不谨慎,修史之事父亲应当再三考虑才是。”
清河崔氏,百年世家,这些年南边王谢世家可倾覆皇权,北边的世家却也没那么容易撼动,否则也不会有魏国改易汉俗,迁都洛阳之事了。
崔纪这样的人,终究是有自己的坚持,“若是陛下执意如此,我清河崔氏,南迁也未尝不可。”
崔芙知道,自己的父亲近年与南边的人一直有所往来。
可这个时候,首鼠两端,只会让崔氏越来越岌岌可危。
崔芙一拜,“父亲,如今朝中视我崔氏为眼中钉,此事万万不可啊”
崔纪久久未出声。
就在此时,外面管家的声音将谈话打断,“家主,外面来人通报,陛下请您入宫一趟。”
第44章第四十四章不如改日找医士看看吧……
皇宫内,远处飞檐峭台,楼可摘星。
一座空中楼阁架起,牌匾上写有“飞云”
二字。
楼上设有观台,自旋梯而上,视野陡然开阔。
云淡天高,紫檀案台之上放有一鼎太湖石香炉,浮烟与微云似泉流转。
帝王身穿龙袍,自高处俯瞰,威震肃然。
崔纪见了,拱手行一礼。
皇帝邀他自高楼共赏,清风徐来,远处山峦叠翠,楼下殿宇层叠。
忽而皇帝开口,声似重鼎,“太后在时,主张改易汉俗,迁都洛阳,这洛阳城的皇宫也是按旧制修缮。”
“朕遵照太后遗愿,重用四姓世家,重修藏书典籍,才能得中
原四方安定。”
崔纪明白皇帝为何要同他说这些。
百年之前,蛮族入侵,铁骑踏中原,中原汉人南迁,不能跑的便只有死路一条,待到此朝建立,才矛盾渐缓。
如今蛮族改化,重用汉臣,已经是做出了退让,这便是皇帝想同他说的。
可这其实是魏国统一的必然之势,若强用蛮力驱使,终有一日会遭反噬,太后不过是看清了形势,做了该做的罢了。
不是皇室退让,而是大势所趋,若不如此,迟早会被取而代之!
崔纪并没有被说动,退开一步,“陛下英明,太后英明。”
皇帝向远眺望,继续道:“朕和太后这么做,惹得本族旧部不满,这些年世家与旧部贵族冲突不断,旧族势弱,心中有怨,朕不是不知。
旧族已改为汉姓,朕想,若世家能自此承认皇室为中原正统,从长远来看,对百姓并非坏事。”
崔纪未答,只道:“这些年世家与旧族矛盾四起,确实不可忽视,陛下深谋远虑,臣替中原百姓谢过陛下。”
知道皇帝还有话未说,崔纪颔首低头,等其道明。
皇帝转身缓缓坐回案台,“太后虽出自北燕皇室,却为我大魏费尽心血,终得大魏之昌盛,名垂青史。
崔家乃四姓之首,朕想此次编撰修史之事,便交由爱卿来全权负责,将来爱卿之功绩也能留于史册。”
听闻此言,崔纪赫然抬头,却见皇帝正笑着看他,眼神深邃,直往人眼底去。
他恍然想到,来时崔芙说的话。
皇帝明明知道他对此事反对,如今却要他主持编撰新史。
他向来为皇帝做事,是皇帝的一把刀,可如果一把刀用的不顺手……。
即使是再锋利的刀,能斩除多少杂草,也可以随时弃,实在不行,也能慢慢将其腐蚀。
此事绝非在看他和世家的态度,而是在试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