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另一位来自外交部的学者接过话题:“可问题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态度一直存在偏见,即便我们提出再合理的倡议,也很难获得真正的认可。”
唐烨点头:“这确实是个现实问题。
但我想说的是,偏见从来都不是无法打破的铁壁。
关键在于,我们要用事实说话,用行动赢得尊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过去几十年,我们在经济领域取得的成就,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初也有很多人不相信中国能崛起,但现在呢?我们不仅站稳了脚跟,还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科技领域同样如此。
只要我们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就一定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应有的话语权。”
会议室里一片沉思。
最后,主持人总结道:“感谢唐院长的精彩发言。
今天的讨论很有意义,也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从中有所收获。”
散会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层官员私下找到唐烨,对他说道:“你的观点,有人欣赏,也有人担忧。
但无论如何,你已经引起了足够的关注。”
唐烨只是淡淡一笑:“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回到研究院后,唐烨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
发件人是日内瓦方面的一位资深外交官,曾多次参与联合国相关科技政策的制定工作。
他在信中写道:
>“唐教授,我非常欣赏您最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的文章。
坦率地说,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像您这样敢于表达、勇于担当的声音并不多见。
我们真诚地希望您能在即将成立的‘国际科技伦理咨询委员会’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同时,我也理解您在国内面临的压力。
因此,我们愿意为您提供一个更加灵活的工作机制,确保您可以在不影响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推动国际合作。”
唐烨看完信后,沉思良久。
他知道,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他决定接受邀请,但同时也设定了几项原则:不参与任何带有政治倾向性的活动;所有项目必须以实际成果为导向;所有合作都必须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他将回信交给林婉清审阅,后者看完后轻声说道:“您考虑得很周全。”
唐烨笑了笑:“这不是周全,这是底线。”
不久之后,唐烨正式成为“国际科技伦理咨询委员会”
顾问,并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视频讲话。
他的发言简短而有力,强调了三点原则:第一,科技应服务于人类共同福祉;第二,国际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第三,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包容、可持续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
这次讲话在国际学术界引发了强烈反响。
许多专家认为,唐烨提出的理念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而在国内,一些原本持保留态度的官员也开始重新评估他的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