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与此同时,中央对他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李秘书长多次在内部会议上强调:“改革需要有人敢闯敢试,唐烨同志的思路值得肯定。
我们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和支持,不能让他孤军奋战。”
这句话传到科技部,引起不小震动。
王明远虽然依旧保持谨慎态度,但在后续的工作中明显减少了阻力。
周振华虽仍持反对意见,但也无法再公开施压。
然而,就在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再次将唐烨推上风口浪尖。
江南省某重点高校爆出一起学术造假事件,涉及多位知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此事迅速在网络发酵,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媒体披露,该校的部分研究成果曾被纳入唐烨主导的改革试点项目,甚至获得过专项资金支持。
一时间,舆论哗然。
“这不是改革失败了吗?”
“看来唐烨的改革只是纸上谈兵!”
“这样的项目还能入选试点?简直是浪费国家资源!”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唐烨没有急于辩解,而是第一时间联系江南省纪委,要求彻查此事,并主动向中央办公厅提交了一份情况说明。
“我不是要为谁开脱,而是要厘清责任。”
他在报告中写道,“改革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关键是如何处理。
如果因为个别案例就否定整个方向,那才是真正的倒退。”
与此同时,他也亲自前往涉事高校,召开紧急会议,宣布暂停该课题组的所有经费拨付,并责令校方配合调查。
“学术诚信是科研的基石,任何违规行为都不能容忍。”
他在会上严肃说道,“但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更加公平、透明的科研环境,而不是因个别问题就全盘否定。”
这场风波持续了整整两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涉事教授确有学术造假行为,已被依法依规处理。
而唐烨的改革方案本身并未受到牵连,反而因快速反应和有效应对赢得了不少支持者的认可。
林婉清看着新闻报道,感慨道:“导师,您这次真是顶住了压力。”
唐烨淡淡一笑:“改革本来就是一条荆棘之路。
只要初心不变,信念不移,就一定能走过去。”
风波过后,试点工作继续推进。
唐烨趁势提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青年科学家专项基金”
计划,鼓励更多年轻科研人员投身原创性研究,并推动建立跨学科协作平台,促进不同领域之间的资源共享。
这一系列举措逐渐显现出成效。
几个月后,第一批试点单位陆续传来好消息:某高校联合企业研发出新型环保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某研究所成功突破一项关键技术瓶颈,获得国际认可;还有多家机构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高效协同创新。
看到这些成果,唐烨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他知道,自己正在一点点改变这个系统,哪怕步伐缓慢,也从未停歇。
夜色渐深,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城市灯火,心中充满力量。
这条路,他选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