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臣以为毕尚书之策可行。”
协理京营戎政王在晋,居然选择了站队毕自严。
接下来就是站队时间了,户部左右侍郎、十三清吏司郎中等选择支持毕自严,不管毕自严本人是怎么想的,但在大部分户部官员看来,这确实是一个争权夺利的大好时机。
原本六部以吏部为首,如今户部未尝没有翻身的机会。
然而即使如此,朝堂上也形成了差异极大的场面。
表态的官员各自出列,支持毕自严的只有不到三十人,但是反对他的却超过了百人,剩下的一百多人还在观望:有的是不想掺和,有的则是准备看皇帝的眼色行事。
因为今天是年后的第一场朝会,虽然参加的人比较多,足有三百多人。
毕自严将最后的希望投注在了皇帝的身上。
面对毕自严殷切期盼的眼神,朱由检却有些无奈。
毕竟的严的改革总体上是对皇帝对国家有利的,至于后面怕朝廷耍无赖克扣皇帝零花钱朱由检也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既然内外合并,那么监管当然也要合并,到时候派亲军卫蹲在各大太仓库守着,每次朝廷税收到账就把自己的分红给提走就行了。
所以朱由检打算支持毕自严改革,但要他这个皇帝带头冲锋是不可能的,这种事情沾上了就是一身骚。
他其实看不到毕自严改革成功的希望,不过就算失败,多少应该也能有点效果的。
财政问题是真拖不得啊!
拖欠军饷,那些当兵的是真的会造反的啊!
朱由检犹豫了许久,最终还是开口了:“朕年岁尚浅,自皇兄手中接过大明江山,深悉肩负众任,于是时常心怀忧惧。
幸得诸位忠正之士,鼎力辅佐,朕方能垂拱而治。
毕尚书所奏改革之策,朕细思之下,觉颇有几分道理。
常言道,国遇困局,循旧制难以维继,自当思变,此乃常理。
然见满朝文武多有反对之声,朕亦不能不察。
唉,朕实乃愚钝,竟不知该从何人之言。
依稀记得,朝廷每逢大事难决,可行廷议之制,着各署遣员面议,投票定夺,便如当年‘俺答封贡’一事,诸位以为如何?”
“毕自严啊,我也只能帮你到这里了啊。”
朱由检心中微叹,“你不是卫鞅,我也不是嬴渠梁啊。”
五个内阁大学士,有四个反对,如果走票拟流程,那绝对是走不通的。
理论上皇帝可以在朝会上一言而决,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老朱或者是永乐大帝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后世子孙嘛,在群臣意见相持人数相近的时候还能拉拉偏架,如果双方人数对比悬殊,不然一般都会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否则就算皇帝一言而决,在最后拟定正式文书的时候也会被六科给事中驳回。
当然也可以把驳回圣旨的给事中给杖毙,把反对的朝臣弄走,皇帝铁了心想要推行某件事还是有各种办法可以推行下去了,但这就相当于皇帝坏了规矩,这时候大臣们就要让皇帝落水了。
权力反正就是这样相互试探,相互妥协的结果,想要掀桌就要承受得起掀桌的代价。
朱由检的倾向其实已经很明显了,翻译一下就是:“朕是支持毕自严变法的,不过也尊重大部分人的意见,但还是希望你们能够给朕一个面子,通过变法的决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