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什么时候有?
宋仁宗几十年不管事儿,文官集团管一切的时代,没有这种人?
章旷之所以对应天书院无感,就是因为应天书院正在积极地想要成为国子监。
这座本来普普通通只是私学的学校,在宋真宗和赵祯这俩大傻子的治下,短短时间升格到了准国子监的程度!
刘娥虽然是历史上数得着的强权太后,但毕竟对于学阀那一套门道不了解,所以等她反应过来的时候,应天书院距离国子监也只差一步了。
现在她死了,但凡朝堂政策再改一次,应天书院必顺坡滚驴直接上马国子监。
而这一切背后,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每一座国子监都有免试名额。
加一座国子监,多一些名额。
百官越来越贪心,想要扩宽免试的路,给自己不成器的傻儿子分名额。
这听上去没什么,不过那么一点名额而已。
但实际上,大宋有五种门荫制度!
圣节荫补:皇帝诞辰时授予官员子弟官职。
大礼荫补:三年一次的郊祀典礼中批量荫补。
致仕荫补:七品以上官员退休可荫一子。
遗表荫补:四品以上官员临终可荫补12名亲属(文官)或9人(武官)。
特恩荫补:皇帝特批奖励军功、抚恤等特殊情形。
这些门荫制度几乎都是给中枢官员设计的,这些人的子孙后代,几乎稳妥妥的不考就可以当官。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在贪婪的制造新的免试当官资格。
为什么全国那么多私学没有成为府学?为什么偏偏应天府学升格成了国学?
为什么这应天书院刚刚升格又马不停蹄正在积极筹备成为国子监?
因为应天府距离东京,就是抽马屁股两鞭子的事儿。
教育资源垄断,文官团体正在尝试重演北朝旧事。
北朝被胡人占据这种历史教训就摆在那儿,也丝毫遏制不住这群文官的贪婪。
要儿子的铁饭碗,胜于爱国、爱圣人,更别说平民了。
章旷又怎么会对应天书院有好感?
又怎么会接受他们的好意?
虽然那些龌龊事是上一代人留下的,这些学生还有得救,还可以教育成为栋梁。
但,下一代党争的祸根,就埋在他们入官的途径上。
所以,章旷直接无视了他们。
学生中,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朗声:“章夫子,我们迎接你是因为尊师重道,您就这么对待尊师重道的学生吗?”
章旷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盯着说话的人。
说话的青年并不壮硕,但眼神中有光。
看到眼神中的光,章旷开口:“名字。”
少年作揖,一辑到地:“学生,周敦实。”
周敦实?这名字耳熟。
章旷思索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了周敦实就是周敦颐,因为避讳后面的皇帝被改了名字。
周敦颐不就是北宋五子之一?理学创始人,程朱理学的祖师爷?
章旷回头俯视周敦颐:“你舅舅郑向是龙图阁大学士,你表哥去年就得到了门荫的机会,我掐指一算再等三年你就能门荫入仕,你还读什么书,回家玩儿去吧。”
说完章旷转身就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