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中国古代能人辈出,曾经涌现出了那么多领先世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先进技术,还是无法突破动力来源这一关。
其实,古代先贤们在突破动力来源这一事关工业革命的关键隘口,也是做出过许多尝试的。
比如用於碎物的连机水碓,用於鼓风的水排,都是利用水力解决动力来源难题的先进发明,比西方早了好几百年。
可是先天不足,地大人多却少煤,好不容易產出的一些煤,还得按照客观的分配规律,先送到皇家或者高官那里。
哪里还有这些能工巧匠们用於创造的空间。
燃料短缺,成为了困扰秦淮的一大难题。
这也是整个古代中国的缩影。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普及的就是,让老百姓冬天以衣御寒,减少燃料损耗,才有可能余下足够的燃料以供手工业。
可是田地若都种了,老百姓吃啥?
是不是还得先引入玉米、红薯、土豆、新稻种?
这一环扣一环的,没个几十上百年……
“秦县令,秦县令?”
李玖见秦淮驀然站立,久久不语,於是出声喊道。
这才將秦淮早已飘飞万里之外的思绪拉了回来。
“李公,你烧的砖都是这样的吗?”
秦淮捡起地上一块青条砖,这是为了搭建砖窑特意买的,也能做模子用。
“是的,三郎君说了,先烧这种砖盖房子用。”
秦淮点了点头,掂了掂,非常重,確定是实心砖无疑。
除了厚度跟现代差不多,长度、宽度都远大於现代的红砖。
此时的唐朝,已经解决了木建筑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难题,木架结构形制与规模都日趋形成定製,砖的需求反而没有那么大,所以对於砖的形制没有太多规定。
除了秦淮手里的这块条形砖是有规定的,其余的形制並无明確要求。
“为什么不造小一点?”
秦淮问出心中疑问。
大砖太耗火力,小砖受热成型都优於大砖。
“小砖?那怎么盖房子?”
李玖不明白秦淮为什么会有此问,他烧了一辈子的大砖,从来没有烧过小砖。
虽然李玖没有给出秦淮答案,但是秦淮却已经想明白了。
小砖虽然好烧制,但是现在可没有水泥,所以砖墙的修建都是靠黏土砌砖的。
黏土虽然粘性够,但是强度不够,而且隔温防水效果差,如果用小砖盖房,不仅容易倒塌,一旦吸水受潮,冬天就会极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