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21章 你的玉来了十一(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年节很快就到了,元春的命运也就是这个时候该定下了,黛玉和林平安的暂时回宫陪伴帝后二人,府上一下子就松懈了许多。

这一松懈,就被王夫人见缝插针的接来了自己的姐妹和外甥外甥女,还动用了贾家的人手提这个外甥扫尾,只可惜被王熙凤发现了。

(宝钗提前来)“薛蟠这件事,无论如何咱们都不能插手,最好是能让老太太自己发现”

王熙凤和贾琏商量着,要让贾母处理这件事。

贾母自然也很快就发现了薛蟠的事情,看着他身边跟着的香菱,贾母狠狠心,着人将薛蟠绑了,送到了官府,这下子王夫人彻底慌了。

她急匆匆就给宫里去信,要求元春要赶紧出宫,最好是再嫁给一个有权有势宗室子弟,哪怕是妾也好,无论如何都要帮着她这个母亲,元春简直伤透了心。

就在元春躲起来偷偷哭泣的时候,就遇上了大阿哥弘晖,此时的弘晖是一心想要修炼,压根不愿理政事的,为了躲皇帝的说教,跑到了偏僻处,谁想就见到了元春。

“奴婢给大阿哥请安”

“免礼吧”

“奴婢不知大阿哥前来,惊扰到了阿哥,奴婢有罪”

元春跪在地上请罪,心里一片漠然,这个等级森严的皇宫自己早就不想待了,可是自己的母亲却希望自己继续待着。

(侯府嫡女入宫做女官,我觉得就是宫女,顶多有个官职,所以我觉得就蛮惨的,当然这也只是我的认知)(而且如果代入清朝的话,就更复杂了,大选是个宗室皇室选女人,小选就是选宫女,那贾元春肯定是不符合的,所以就不过多描述这件事了)“无妨,你下去吧”

弘晖无意为难一个女官,而且这还是自己皇额娘宫里的,就更不会了,元春这才连忙退下了。

元春回到了房内,才想起来给自己母亲回信,她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宝钗也入宫,这样一来就可以救下薛蟠。

王夫人和妹妹一合计,就同意了,宝钗甚至没来得及知晓这件事,好在宝钗因为年纪小的缘故,没能成功,宝钗这才知道事情的经过。

“女儿知道娘亲一向疼爱哥哥,可难道女儿就不是您的孩子了吗?为了救哥哥,您就要推我进火坑”

“慎言!”

王夫人连忙捂住薛宝钗的嘴:“这话你都敢说,你不要命了?那可是紫禁城,你当是什么地方了?还火坑”

宝钗自知失言,也不再说什么,可是王夫人却又有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宝钗嫁给宝玉,宝钗听着母亲和姨母的商议,自嘲一笑。

无论贾府如何,年节还是如约而至,太上皇没有回来,但是也着人送来了不少赏赐,太上皇后倒是风尘仆仆的赶来了见到了黛玉就想着给黛玉寻两个伴读。

“这一来呢,能配合玉儿学习,二来也算是玉儿的玩伴,免得玉儿总是孤零零的”

林平安:?我不是人吗?可是太上皇后刚提出来,林黛玉就婉拒了:“皇额娘也是知道的,玉儿因为种种原因要留在荣国府上几年,若是寻常女子,怕是要被拖累了”

“只是你一人实在是孤单,不如就从贾家挑几个,让嬷嬷们教好了送到你院子里陪你”

“都听皇额娘的”

黛玉乖巧极了。

因着只在贾府内寻找黛玉的伴读,太上皇后特意召见了贾母,将此事交代给了贾母来办,想着无论如何在贾府也是可以挑选出来几个适合的女子。

贾母得了令立马就回去办事了,挑来挑去,就看上了探春和惜春两个丫头,年纪也正正合适,性子也不错,将人选禀告给了太上皇后之后,太上皇后也挺满意的,唯独一点,就是两个人还是太少了。

贾母就想到了迎春,试探着说出了迎春的名字:“其实臣妇家中还有一个孙女,名唤迎春,只是这孩子吧,性子怯懦,怕带坏了公主”

“无妨,玉儿身边有不少嬷嬷,怯懦也可以让嬷嬷好好教教”

太上皇后才不在乎这些,她就好似单纯的怕黛玉孤单,给黛玉找些玩伴。

说好听的,那叫玩伴,实际上就是哄着黛玉开心的玩具罢了,不在乎是什么性子,只要能让黛玉开心就行。

贾母也渐渐品出来了太上皇后的心思,原本还想着把自己娘家的那个孩子接过来,如今看了还是别了,那个孩子处事没有分寸,惹怒了黛玉就不好了,倒是王夫人的外甥女宝钗不错。

太上皇后听了贾母的安排,也觉得不错,比起其他几个女孩来说,这个宝钗身份更低,必然不怕黛玉受委屈。

而且其他三人到底是贾家的孩子,怕黛玉会碍于贾母等人不好发作,可是宝钗就不一样了,她算是哪个牌面上的人物,定然不敢惹到黛玉。

(我挺:()从武大郎开始的快穿之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综艺上,我专戳主角团的肺管子夜色之下传奇驭灵师:出金真的很难吗?校花的全能保安职场红人轻狂小毒妃步步生莲人在死牢马甲成圣网游之三国王者斗罗之修罗天使都市至强者降临仙父女明星的贴身保镖傲世九重天武道成圣:从皇家禁地开始剑中仙我在士兵突击当特种兵炮灰攻略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从领主到维度魔神神诡世界修仙从制符开始仙路春秋囤货重生,娇知青在七零被糙汉宠爆了过气武林高手重生三十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