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东瀛。
早稻田大学的校园深处,有一处偏僻的读书角。
大樟树下,枝叶如伞盖般铺开,遮蔽了烈阳。
两个男人正在聊天,似在辩论,又似在探寻。
其中一位是中年男人,头发略显蓬乱,胡茬也没来得及打理,蓬头垢面。
他对面坐着的青年身姿挺拔,眉目间带着几分沉稳。
“仲甫先生您的那篇《爱国心与自觉心》我反复读了三遍,却仍有诸多疑虑不解,今日冒昧,想向您请教,行吗?”
青年姿态不卑不亢。
“我知道,你李守常是河北人。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认死理儿,但是现在国内就缺认死理儿的真汉子,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
中年男人抬眼看向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接着两人互相探讨起来。
“”
“现在列强瓜分我们靠的是借债,根据我的了解,我们每年向西方各国借的外债,占国库收入的一半以上”
“一个没有生产力的国家,只能够靠国税铁路抵押,借债来维持政权,这样的国家,还有有什么希望?”
“那照您这么说,我们岂不是没有出路了?!”
“有!
出路并非没有,只是不能走老路,只有找到一条新路。”
“老路?”
李守常追问,“何为老路?”
“政权更迭,推翻一个旧王朝,再建立一个新王朝,循环往复,你争我夺,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这就是老路。”
陈仲甫的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几千多年,我们走的都是这条路,现在走不通了。”
“那何为新路?”
李守常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紧紧盯着对方。
陈仲甫却摇了摇头,坦诚道:“不知道。”
李守常:“”
陈仲甫见状,又补充道:“但“不知道”
不代表“找不到”
。
我辈求学、辩论、奔走,不就是为了在黑暗里摸出一条新路来?”
“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一句话点醒了李守常,他眼中重新有了光彩。
两人从“外债之弊”
聊到“民众觉醒”
,从“旧制度的腐朽”
谈到“新时代的思想”
,从最初的辩论逐渐达成共识,越聊越投机。
末了,陈仲甫伸出手,李守常也伸手相握,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
掌心的力量,仿佛传递着一种共同的坚定。
哪怕前路未知,也要奋力探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