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课,上完了。
路,要你们自己接着走。”
他看着一张张惶惑不安的脸,缓声道:“还记得我常说的话么?”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n
孩子们异口同声,这几个字早已刻进他们心里。
“记得便好。”
太渊颔首,“书,要接着读。
功夫,更不可一日懈怠。
我不在,你们便是自己的先生,要彼此督促。”
这时,李三花深吸一口气,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很坚定:“先生,您说等我们中学读完了,要是功课好,就能去北京上高中,对吗?”
太渊看着她,认真点头:“对,只要你们功课好,就能去北京。
到时候,说不定还能考上北大,再做我的学生。”
这句话像火种,瞬间点燃了少年们的心。
李三花挺直脊背,第一个喊道:“先生,我一定好好学,考上北大!
我还要做您的学生!”
蒋六一也蹦起来:“我也是!
我要学好多本事,将来回来给村里修桥铺路!”
这是他作为村长的老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王凤仙和其他孩子也纷纷附和,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己的志向,离愁别绪一时被昂扬的斗志冲散。
太渊看着他们,不再多言,只是轻轻点头。
…………
太渊北上了。
行程极简,随身只拎着一只半旧的牛皮箱,里面象征性地放了几件换洗衣物。
其他的东西,比如那一屋的资料,全都被他装进了灵镜里。
他不着急赶路,因此没有使用【遁空之术】等遁法或身法,而是选择了火车。
实话实说,这年代的火车旅行绝谈不上舒适。
他所在的车厢,是那种极具时代特色的长条形硬木座椅,硬邦邦的。
车轮与铁轨规律的撞击声不绝于耳。
“呜呜呜~~~”
汽笛长鸣,窗外景物缓慢后移。
太渊略一估算,时速不快,大概在二十多公里上下。
像是清末的徐世昌,当初从北京到天津坐火车用了7个小时,那会儿是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为此还在日记里感叹,这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思绪及此,太渊唯有默然,这,便是时代的特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