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她有理想,但这理想是在规划之内的。
就仿佛人人都是一节火车头,手握着自己的方向盘,脚下的轨道看似四通八达,却都是既定好的。
而如今,每个人手里的方向盘被拿走了,他们不再是一列列火车头,而成为了一个个确切的人。
曾经摆在他们面前的被预设好的轨道,也都全盘被拆除。
自由,在他们看来更像是被流放。
一群习惯了在动物园里朝九晚五、定时吃饭、定点排泄的动物,被放归草原。
面对浩瀚无际的天地,他们没有预想当中的喜悦,反而陷入了巨大的迷茫和不安。
在此之前,他们从不需要思考自己活着的方式,也从没想过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热爱什么,自己又该如何度过这有限且荒诞的人生。
而如今他们却不得不、也必须要开始考虑这令人头疼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曾经接受过的规训类型的教育,并不足以支撑他们进行此时此刻的思考。
于是迷茫之后他们开始焦虑。
而焦虑的本质就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与思考并不匹配。
教育和学习的意义在此刻彰显出来。
从前限制区域开放的图书馆,对市民全面打开。
电视台的节目也恢复了战争以前的多样性,剧场里也不再尽是些正确的、刻板的芭蕾舞剧。
那些曾经被豢养在达官贵人地下室里的、或是自我隐藏起来的艺术家们分分来到阳光下。
朋克、茶艺、爵士、拉丁、素描、贝斯、唢呐、相声、评书、钢管舞、杂技、魔术、昆曲、象棋、棒球、花样滑冰、跳伞……死气沉沉的大地焕发生机,因为流感、不夜症、懒惰症、房屋摧毁和空气破坏,而灰暗的数十年的安化厂,一夜之间五彩缤纷了起来。
从前除了厂里生产出的纸扎用品和红巷子的铁皮房子是彩色的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水泥灰的,包括人们的眼睛和嘴唇。
各类精神文化场所落地而生。
张海燕的二女儿刘爱华借助着家族里的歌唱天赋,在安化厂的闹市区里,开了本市的第一家艺术培训机构,紧接着玫瑰也在其隔壁办起了交谊舞厅,生意甚是红火,后来管红军甚至辞掉了在厂区的副厂长职位,两人将舞厅越办越大,做成了连锁规模,这与玫瑰在红巷子时期积累的深厚的人脉密不可分。
思想自由之后,反而人们对于合法的性的需求迅速下跌,精神消费成为人们标榜自己高尚人格的新潮流,而原始的欲望被隐藏起来,会所、舞厅,成为偷情和灰色产业的集聚地,曾经明码标价、五险一金的女孩们,从劳动法册被迫迁移进刑法里。
而合法的红巷子却急速衰败,没出几个月,女人们便都纷纷搬离那里。
曾经乒乒乓乓的铁房子,很快都锈迹斑斑,后来成为了小孩子们探险的秘密乐园。
出走多年的龙四也在这时回来了。
他衣衫破烂,头发膨乱得直达脚跟,胡子也浓密得几乎将整个人都掩盖起来。
当他背着一个破布麻袋出现在家门口时,我完全以为是个上门讨饭的陌生人。
直到他用浑厚低沉的嗓音喊我爷爷,我才反应过来,他就是幼年时总爱拿着木棍到处敲敲打打的、我的第四个孙儿。
热汤饭端上桌时,他已经用剪刀将自己的长头发和长胡须都修理整齐,露出白白净净的脸庞。
他面目温润如玉,眉眼细腻,丝毫没有我们家族任何人的影子,倒更像是已故的吕文生。
这令我当下不禁心头一紧,害怕起来。
后来我又意识到时代已经不同了,这才暗暗放下心来。
我劝他赶紧趁热吃饭。
他告诉我自己远行在外,误打误撞成了一个淘金者,这次回来,是要用淘来的金币开办一所大学。
这个大胆的设想,令我非常佩服。
我拥有非常清晰的自我认知,知道自己给他提供不了任何有效的帮助,自然也就没有反对或者提出建议的资格。
正当我识趣地保持沉默时,龙四却向我发出邀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