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可我觉得,有些事忘了更好。
>比如妈妈哭的样子。
>比如爸爸摔门的声音。
>还有那天晚上,他们都说我不存在。
>我把那些画下来,烧了。
>灰烬飞起来的时候,像星星。
这段文字下方,压着一枚已经碳化的蜡笔头,经DNA检测,属于林知遥晚年收养的一名孤儿。
档案显示,该儿童五岁时失踪,官方记录为溺亡。
但知情者透露,林知遥曾在日记中写道:“他不是死了,他是先走了。
他是第一个‘无名者’。”
而在深海水晶碑旁,地质探测器捕捉到新的震动波形。
不同于以往的规律脉冲,这次的频率呈现出明显的语言结构特征。
经过三个月解码,研究人员惊讶地发现,这竟是全球数千种濒危语言混合而成的一段宣言,翻译过来只有短短几句:
>我们曾用名字标记彼此,
>用身份囚禁灵魂,
>用记忆折磨活着的人。
>如今我们选择消逝,
>不是为了毁灭,
>是为了让新生不必背负过去。
消息传开后,世界各地掀起一股“去命名”
运动。
人们开始主动放弃社交媒体账号、注销电子身份、焚毁家族族谱。
一些极端团体甚至发起“一日无名”
行动,要求全民在每年特定日期抛弃所有称呼,仅以手势和眼神交流。
起初政府担忧社会秩序崩溃,但结果出乎意料:那一天,犯罪率降至历史最低,医院急诊室接收的心理危机患者数量减少了百分之九十。
心理学家称之为“减载效应”
??当一个人不再需要维系“我是谁”
的叙事时,心灵反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轻盈。
又过了二十年,新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
他们从未接入共感网络,也不理解“情绪同步”
意味着什么。
对他们而言,绘画、写作、音乐不再是治疗手段,而是最自然的表达方式。
学校教材中删去了“集体记忆管理”
章节,取而代之的是《沉默的艺术》《空白的美学》《如何优雅地告别》。
一位小女孩在作文比赛中写道:
>昨天我丢了橡皮,找了好久都没找到。
妈妈说没关系,可以再买一块。
但我还是难过。
晚上睡觉前,我把这件事写在纸上,折成小船,从窗户扔出去。
今天早上,我发现窗台上有一片樱花瓣,上面写着两个字:**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