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陆北顾策马由南熏门内大街向东,穿过喧闹的东大街,按照前方甲骑的引导,来到了礼部贡院东侧的期集所。
这是一处颇为宽敞的官廨,青砖黛瓦,大门洞开,门楣上悬着“期集所”
三字匾额。
门前古柏参天,春日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众人在树旁的一排拴马桩处相继下马,自己或由牵马的仆役拴好马之后,准备入内。
按照规矩,新科进士们需在此地完成“拜黄甲、叙同年”
的仪式。
此时,门前的案旁,已经有三位身着青袍的官员等候在此了。
他们是期集所专司今日事宜的题名官、小录官与掌仪官。
题名官在更靠近他们的位置,其面前的案上搁着笔墨纸砚以及题名录,众进士进门之前都要在此题名登记,算是一个“登记处”
。
陆北顾第一个题名登记,随后,往大门的方向走,在案的另一端,有个面前放着几堆装帧精美小册子的小录官,递给陆北顾一本小册子。
陆北顾接了过来一看,名为《同年小录》。
他用手指“唰”
地快速翻动了一下,上面记载着嘉祐二年丁酉科进士的名录,包括每个人的排名、姓名、籍贯等信息。
“这《同年小录》显然是提前印刷好的,只是不知道是东华门外放榜之后才送到了这里,还是提前送过来的,要是提前送,怕是这帮人比我们还早知道排名情况。”
陆北顾看着小册子,心里琢磨道。
不过,他们从东华门进宫朝见,其实是耽误了不少工夫的,按照大宋科举制度的严谨程度来看,这小册子大概是宫里印好之后,等东华门外唱名了,方才派人送过来。
堵在门口的掌仪官神情很严肃,显然是今日仪式的主持者,他看着陆北顾正在翻小册子不进来,倒也没催。
等陆北顾匆匆扫过几眼之后,他方才侧过身来,说道。
“状元郎先进去吧。”
陆北顾对其颔首为礼,随后进入了期集所。
期集所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大,但是格局布置的好没多少房间,两厢围出来的空地很宽阔,就显得敞亮。
而两厢前的空地上,正齐整摆着数百张铺锦坐褥的木椅,按东西方位分作数排。
众人题名登记并领了《同年小录》,便也都陆续进了期集所里,只是因为没规定顺序,所以都各自抱团随意地待着。
等到题名官确认人已到齐,期集所的大门便被“吱呀”
一声关上了。
掌仪官高声道:“请年四十以上者,立于东廊;年四十以下者,立于西廊。
各自熟悉,互致问候,稍后行拜黄甲、叙同年之礼!”
众人闻言,立刻收敛了方才游街时的兴奋,肃静下来,依言按年龄在堂前空地间分流,衣袂窸窣间,已各依序站定。
东廊这边,都是些沉稳持重的中年人乃至老年人,他们互相拱手,寒暄间带着历经沧桑的感慨;西廊则是青年才俊,气氛更为活跃,彼此介绍,笑语不断。
在此之前,虽然一起经历过考试、放榜,但认真来讲,大家其实并没有经历过一个能待在一起互相交流的场合。
而陆北顾,也因此新认识了不少人.在此之前,他所结识的人,其实是以蜀地同乡这种籍贯关系以及青松社这种结社关系为纽带的。
然而小圈子虽然关系密切,但却不能只玩小圈子,还是要团结大多数的。
多认识些人,对他没坏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