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不过是有乡民捣鬼,假借河伯生事。”
梳发的婢女和在一边伺候梳洗穿衣的婢女都是一惊,但她们可不会怀疑主子的判断,有人说道:“县主,竟然有乡民如此胆大妄为,胆敢在庄园里借河伯生事。”
勉勉则忧虑说:“那那个被带走的小娘子还能找回来吗?”
小主人果真聪明,一语说到重点。
婢女们纷纷附和,期待地看着元羡。
比起虚无缥缈的河伯,自是那失踪的小娘子的安危更让人牵肠挂肚。
元羡道:“得去现场看看才知道。”
因为勉勉想去,元羡也觉得应该给女儿多一些教导,于是就又让人在马之外,准备了牛车,让勉勉乳母秦氏和小婢女带着勉勉坐牛车,自己骑马,带着一大队部曲、男女侍从,在那个求助的年轻人的带领下,往河伯庙而去。
绿桑坞修建在沮河西北,靠近玉泉山,地势平坦,土地较肥沃。
但这山边,没有沮河附近的土地肥沃,只是这里地势高,不会受洪水侵扰,以种植桑树、豆类、麦、麻为主,又种少量稻及其他蔬果。
而在靠近沮河的区域,则以种稻为主,又有荷塘种藕养鱼,便也有乡民以捕鱼为生。
在这些之外,还设有专门的陶瓷工坊和造纸坊等。
整个以绿桑坞为中心的县主庄园,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有很多出产用于对外贸易。
河伯庙距离绿桑坞有六七里远,在沮河河畔。
一行人到达河伯庙时,此地已有数十人聚集。
县主庄园在绿桑坞修建完毕,县主入住后,十分繁荣富裕,连最穷的乡民也有饭吃有衣穿,此时有“河伯纳妾”
的热闹可看,那些没有事情要忙的乡民,自是就来看热闹了。
见县主到来,众人纷纷拜倒。
元羡戴着幂篱,从马上下来,她高挑尊贵,腰间有长剑,身后有带着武器的部曲。
她从跪在地上的人群间走过,问那位来求助的年轻人:“你的父母呢?”
年轻人赶紧叫了他父母上前来,这是一对四十岁上下的乡民,常年劳作,皮肤黝黑,已有皱纹,但两人身体尚属康健,只是面露忧郁,上前后再次对着县主跪倒。
县主没说其他,只让年轻人和他的父母一起跟上,便径直往河伯庙走去。
勉勉被乳母牵着,走在她身后,又有数名婢女侍从跟随,一起进了河伯庙。
年轻人和他父母战战兢兢,也进去了。
荆楚之地多水,河流纵横,故而祭祀河伯之风盛行,河伯庙也不少。
元羡来此地居住后,不允许多修河伯庙,把庄园里所有河伯神像都迁到了此处,只留了这一座最大的河伯庙,乡民也只能到这里来祭祀。
祭祀的方式也只能按照县主传达的河伯要求办。
初时人们很不安,担心河伯发怒,不过,这么几年过去了,并没有发过大洪水,即使偶有涨水,也在得力的处置下并未产生大的灾祸,故而人们相信县主的做法是对的,县主和河伯之间沟通流畅,这么做是河伯与县主商量的结果。
既然整个庄园只有这一座河伯庙,故而这座河伯庙便在原有基础上修建得要大不少,之前这里的河伯庙只有三间房,如今则有前后两进院落,东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
这里供奉着一座最大的河伯神像,又有之前从别的河伯庙里迁来的七八座小河伯神像,这些河伯神像便占据了数间房屋,剩下的房屋里住着庙祝及弟子,还有一些从别处来的行商。
这处河伯庙,修建在河边一处高地上,距离河面十数丈高,不易被洪水淹没,又因此地河面较缓,水面平静,修建了一处渡口,因渡口处多植柳树,又有两株大李树,故而被称为柳李渡,柳李渡口还有一处小坊市,由数户人家经营,专司渡船和供应饮食住宿,属于县主产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