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这块碎片看起来和现场发现的扳手碎片材质不同,但形状像是某种工具
的部件,”
张凯用镊子小心将碎片取出,放进标本瓶,“送去检测成分和形态,看看是不是来自螺丝刀、钳子这类维修工具??这可能是死者生前随身携带的物品,在与嫌疑人搏斗时被扯断,碎片嵌进皮肤,也能为确认死者身份或
职业提供线索。
"
解剖接近尾声时,张凯将所有发现汇总,对着记录板逐条梳理:“死者为男性,40-50岁,身高178cm,死亡时间为5-7天前的凌晨0点至3点,死因为机械性窒息,系被棉质或麻质带状物勒颈所致;生前遭受过钝器如砖
块、木棒打击右侧颞部损伤和搏斗损伤右手掌心擦伤、指甲缝碎屑与纤维;死后1-2天被抛入排水渠,抛尸前可能在陆地常温环境下停留;左腕部嵌有黄铜金属碎片,可能来自维修工具;末次进餐时间为4天前的傍晚6点至8
点,胃内未发现药物残留,排除中毒可能;全身未发现能直接证明身份的证件或饰品,衣物已大部分腐烂,仅残留少量纤维,需通过DNA比对或失踪人口信息库确认身份。
“现场发现的扳手碎片、利群烟蒂,会不会都指向同一个嫌疑人?金属挂钩上的暗红色污渍,有没有可能是死者的血迹?”
小林整理着解剖报告,疑惑地问道。
张凯接过报告,在关键处补充标注:“扳手碎片上的油污若与建筑
工地上的机油一致,就能进一步确认嫌疑人与建筑行业的关联;利群烟蒂的DNA若能提取到,可与死者指甲缝里的皮肤组织碎屑比对,确认是否为同一人;金属碎片若能确定来自特定维修工具,还能推测死者的职业可能与机械
维修、建筑施工相关,为身份排查提供方向。
"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死者指甲缝里的砖块碎屑若与排水渠上游拆迁工地的砖块成分一致,结合颈部的带状压痕,能进一步还原作案过程??嫌疑人可能在拆迁工地或周边与死者发生争执,用砖块打击死者头部致其
昏迷,再用带状物勒颈致其死亡,之后将尸体用帆布布袋包裹,运输至排水渠抛尸,过程中不慎遗落扳手碎片和烟蒂,布袋被树枝勾破后留下纤维和碎片。
"
当尸体被重新密封送往冷藏库时,张凯摘下防毒面具,额头已满是汗水。
他看着桌上的解剖报告和装着各类检材的标本瓶,每一项数据都经过反复核对,每一个结论都有明确的病理依据。
“把这些检材立即送技术科,优先检
测金属碎片成分、纤维材质、烟蒂DNA、砖块碎屑成分,还有颈部压痕处的纤维,”
张凯对小林叮嘱道,“另外,将死亡时间,死因,抛尸时间等关键信息同步给陆队,让他们调整侦查方向,重点围绕5-7天前凌晨活动的建筑行
业人员”
40-50岁从事维修或建筑的失踪人员’展开排查。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