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希尔维娅瞥了安娜一眼,似乎是在责怪她不应该把这种话题放在这里说,但眼见左右无人,她还是放轻了声音回答:“我没有在德语世界里说过自己的英文学位。”
安娜收住了自己的表情,她今天为希尔维娅惊讶的次数已经够多了:“这有点冒险,希尔维娅。”
“亲爱的,你和我都是冒险家,不是吗?”
希尔维娅一语双关。
安娜笑了一下,她飞快地转移了话题:“那么,你准备演奏什么呢?亲爱的希尔维娅?”
“莫扎特。”
希尔维娅说着,走入了宾客们汇集的大厅,水晶灯已经点亮了,人们喧嚣的笑语几乎能吵醒壁画上沉睡的牧神,这是一座有些年头的别墅,摆在中央的三角钢琴来自奥地利,旧帝国时期的奥地利。
现在,它是希尔维娅一个人的表演场。
是的,莫扎特,莫扎特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k331)》。
没有比这首充满了对光明的向往和力量的曲目更适合现在的场景的了。
虽然纳粹禁止人们在公开场合跳舞,但是纳粹并不排斥音乐,甚至在集中营中,有些集中营官员组织一批犹太囚犯日夜不停地为他们演奏巴赫、贝多芬、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甚至是瓦格纳,然后就在这些音乐下,把更多人送入毒气室。
纳粹甚至自我标榜,说他们拥有德国过去文化的荣耀。
而莫扎特,正是其中的典型。
纳粹们把他描摹成一个德国天才的代表,他充满天赋、力量,是一个既是上帝之臣仆又是自己主人的人。
这一形象具象化,是在1938年纳粹主办的萨尔斯堡的音乐节宣传上,莫扎特被描绘成太阳神阿波罗,站在高空俯视全城和城里的着名建筑。
因为阿波罗在传统上象征着和谐、秩序和理性。
单就曲目而言,虽然弹奏莫扎特时所需要的细节和技巧也多得让人发指,但它终究不是一首炫技的曲目,也不是更加晦涩难懂的古典乐,它曾经在1938年的萨尔斯堡音乐节上奏响,也曾经在1941年这个纳粹规定的“莫扎特年”
里,长久地飘扬在纳粹的电台里。
故而,熟悉的快板在大厅中响起来的时候,主人和宾客们都纷纷停了下来,没有人说话,也没有出声,甚至有人忘了手上点燃的香烟,他们注视着钢琴和钢琴边的希尔维娅,仿佛她施下了某种生神奇的魔法,把人们一起带入那美丽、纯洁的音乐世界里去了。
乐曲结束的时候,俾斯麦夫人率先献上了热烈的掌声,而后连绵的掌声响了起来,观众们的热情让希尔维娅不得不起身,像举行正式演奏会那样向大家鞠躬致谢。
俾斯麦夫人上来热情地拥抱她,亲吻她的脸:“希尔维娅,说真的,您让我想起1941年,才不过两年,但现在想想已经恍如隔世了。
那些没有轰炸的日子”
人们纷纷就着女主人的话头说起1941年的事情,他们个个意得志满,借钢琴声微醺在过去的时光里。
1941年是第三帝国1938年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发动战争以来最快乐的一段时间,欧洲接连成为纳粹德国的掌中之物,东线的战争甚至打到了莫斯科城下。
而在这里,在柏林,在波茨坦城市里充斥着奥地利的音乐家、法国的食物、葡萄酒、以及无数来自苏联的奴隶——那些战俘和被掳的平民,纷纷做起了“高贵的日耳曼民族”
不屑的最低级的工作,他们没有报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