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这时,最开始的那名戴眼镜的男生又举手问道:“老师,为什么不能统一语言呢?”
“因为当时做不到,别看现在影视剧中都是普通话,但实际上你去祖国的大好河山溜达一圈就知道了,百姓们日常使用的还是当地的方言。”
听到这话,洛璃十分赞同地点了点头,她想到了长安面馆的那对中年夫妻,也想到了首都的那些出租车司机。
在日常生活中,貌似确实是方言使用的更多一点。
这一点,身在清朝的乾隆也是深有体会。
他大清已经推及官话许多年了,可成果一直不明显。
比如前些日子地方官员入京述职。
一位湖-南的官员,每每提到湖-南的时候,他就说成呼-兰。
这给乾隆听的一脸懵逼,他实在是不理解,他一个湖-南的官员是怎么跟黑-龙-江扯上关系的。
这些地区还算好一点的。
闽地还有粤地的官员说话,那才是真的一点都听不懂。
因为路程太远的关系,其实这些地方的官员很少有机会入京面见他,所以都很紧张。
众所周知人一紧张就会结巴,而这些人本来乡音就重,再加上结巴,他是一个字也听不明白。
想要发作吧,偏偏这些人还挺照顾他感受的,往往叽里咕噜说完了,还会来上一句“房桑,逆叮咚了吗?”
他娘的,若是让不知情的听到,还以为他是小日子人呢。
可他能怎么办,纠正他们显然不现实,只好点头回道:“房桑叮咚了,泥萌咻西八。”
所以他还是很认同后世的这个学者的观点的,统一语言不现实,统一文字才是正解。
现实。
赵老师接着讲解道:“在古代,语言是没办法大规模规范的,因为它根本无法量化。”
“哪怕你派人去地方推广官话,用不了几天你的口音就会被当地人带偏。
比如我大学是在东北读的。”
“结果大学毕业回来的时候,我发现我口音完全变了,膝盖清一色说成波棱盖,马路边一律说成马路牙子,到现在我都工作四年了还没板过来。”
“所以大家明白了吗,在当时统一语言是完全行不通的,所以文字就显得十分重要。”
“嬴政力主拍板进行了文字改革工作,而这个项目的执行人还是李斯。”
“他参照六国的文字,创造出了一种形体匀称、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秦篆’,也称‘小篆’,作为官方文字,并废除了其他六国的文字。”
“同时,秦始皇不仅采纳了李斯的小篆,还采纳了程邈整理的隶书,作为两套并行的文字方案。”
“隶书比小篆更简洁,更便于书写,因此逐渐受到了全国各地人民的欢迎,成为了日常使用的文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赵老师又翻到下一页ppt,上面展示了小篆和隶书的碑文。
“就这样,小篆作为秦国的标准文字,隶书作为日用文字,皇帝诏书和朝廷正式文件用小篆书写,非官方文件基本都是用隶书来抄写,自此,官方和民间的表达双轨制也基本确立了。”
“而统一且简化后的文字,不仅从日常交流等文化层面上,帮助秦国完成了消化六国的第一步,它还衍生出了一项影响千年的另一制度——官-僚制度。”
“现在我们一听到这两个字,就感觉不是好词,认为这代表着高高在上,代表着推诿扯皮,代表着效率低下。”
“但实际上这个词的原本含义,以及整个的官-僚体系,几乎是华夏几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当文字被统一后,官-僚系统的根本也就被夯实了,这个根本就是能熟练使用标准文字,作为有效的交流方式,执行国家法律和军国大事部署的专职群体形成了,也就是官和吏。”
“而官吏的形成,使得顶层的决策能有效传达到社会的最底层,最底层的声音也能通过渠道传递到中央,庞大的国家机器才能有效运转。”
“文字的统一,后来被历任的统治者高度重视,民间是不允许私自篡改文字的,字典也只能官方出版。”
“因为如果对文字不重视,用不了多少年,民间就会因为麻烦,而自己造出很多简化的字,这一点经常在网上冲浪的你们,肯定是深有体会。”
“所以这要是不管控,用不了多少年,民间就会出现一堆乱七八糟的字,那大家就都不认识了,到那时文化和政策也就输出不过去了。”
“再过些年,这些地方的文化和沟通就有了壁垒,就更别提什么统一了,一旦文字乱成呕州那样,那肯定也会变成一村一国。”
“所以说秦始皇统一文字,这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影响极其深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