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孙权年纪虽小,性格却很稳,心中谋算颇多,有时连麾下一干老臣都摸不透他,能够很好地承担起责任,与周瑜各守一边。
对周瑜所描述的“遭遇”
,以及略有些忧心那边情况的心绪,他很有自己的想法,电话中便是一个劲地安慰周瑜、让其安心在这边,不要过多担心他,他会努力守住父亲哥哥留下的东西,静待周瑜回去。
诸葛亮这边有一点小小的状况。
他的联系人上,三个选项,一个是现在的刘备,一个是未来的他自己,一个是未来失去他之后的刘禅。
白荇本以为他会很纠结地不知道选哪个好,因为不管怎么看,最需要他的,以及他能最大限度“扭转乾坤”
的,肯定是后两个选项,但诸葛亮却没有丝毫犹豫地选了现在的刘备。
被有些疑惑的朱棣问及原因的时候,他随意拨了拨手里特地去乐器店转了一圈、借钱买来的吉他的弦,很随意地应了一声:“未来的人的命运是未来的人原本便该有的,我们不该干涉。”
朱棣更不明白了:“那你不应该哪个都不选才对吗?现在的你好像还没到决定要出山的时候啊。”
既然是这种顺其自然的心态,那安静待着,闲云野鹤,等刘备出头,亲自来找他,这才是诸葛亮的风格啊不是吗?
闻言,诸葛亮看了他一眼,然后又淡定移开了视线,看起来并不是很想再解释。
周瑜也买了把吉他,据说这东西可以当做现代乐器里便捷好带好上手的代表之一,就也很感兴趣地拿下了一把,跟诸葛亮各自琢磨各自的——
见朱棣疑惑,他微微掀起眼帘,很温和地解释了一下:“平台不想让三方势力里哪一方独大,看起来更想让我等在这平衡中找出一条对天下有益的道路——而在这等大局中,其他两方都有了这里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如果他迟迟不选,那他未来的主公,被孙曹轻易抹去是毋庸置疑的,那又何来和平有益之说?他之才,自然也没有了发挥的余地。”
新人们这几天里除了拍摄和为新工作准备,就是听“现代知识入门先生”
李斯的课,优先熟悉现代的常用词句及改变自己的口语习惯等,大家都不是笨蛋,进度相当可观,学习颇有成效。
再说李世民。
李世民这边,他是真的很犹豫。
他的联系人选项中,有妻有臣还有儿,李世民又是个“我都想要”
的代表人物之一,看到这备选后,那叫一个选择困难。
而唐太宗陛下选恐发作的场面,白荇看得可谓是津津有味。
最后,他迟了大家一晚,回去又睡了一夜起来才做的决定,选了他的太子。
皇太子承乾,时年八岁——虽然年纪太小,但李世民得知未来的走向后,已经决定做出改变,万不可重新走上老路,让自己的儿子走上自己和兄弟的老路……所以,他选了李承乾。
李承乾年纪不大,但有老师,有母亲,李世民考量后认为,自己在这边“打拼”
时,传回去的命令等,通过太子,多少也能让他耳濡目染,学到很多东西。
而这份和父亲之间特殊的联系,作为整个大唐、整个天下,最独一无二的牵绊,也应该能够给他尚且小小的年纪小小的心灵植入一颗种子:他是最被看重的,他是独一无二的,他的位置是无可动摇的。
有了[关联联系人]这样的绑定后,李世民认为,无论日后自己再宠爱谁,再宠爱哪个儿子,也动摇不了李承乾作为一个皇太子该有的自信,动摇不了他作为一个儿子和哥哥,对父母兄弟该有的濡慕和信任。
同样,也能让其他儿子们安心做他们自己的王爷,无论再被宠爱,也能时时刻刻认清楚他们没有这样“金手指”
的事实,都能够老实本分。
唉,真不愧是我,就是思虑周全啊,这决定,简直完美……完美解决一切家庭和朝堂隐患,真该让耶耶来看看学学,什么是一个好父亲好皇帝啊!
——呵,他才不会成为他那样的人。
作出决定并付诸现实后,李世民足足如此这般地美了两天。
当然,这就是其他人不知道的小心思了。
至于新艺人之中,最让人震惊和意外的联系人选择,无疑是朱棣。
这小子没有选他爹,也没有选未来的自己,选的是……朱标。
朱棣本人很坦荡:选老朱老朱会飘,知道大明的未来,当然也就知道老朱的“统治”
有多少隐患和毛病,他不能再添一把火,让老朱飘得更狠。
“而选太子哥,则是可以告诉太子哥,我没有跟他争位置的意思,虽然他们都不知道这这回事,但我自己知道,我要问心无愧。
而且太子哥据说是病逝的,那我就努努力,争取能让他避开死劫。”
说这话的时候,朱棣云淡风轻,浑不在意,“像这种能带给大明未来东西的大事,交代给太子哥就行,老朱不会猜忌他——他最多只会觉得我不把他这老爹放眼里,等我回去揍我一顿而已。
但无所谓,从小到大我什么没经历过,他老朱的打而已,多大点事~早挨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