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一共七道题,总共要做七篇文章。
“乡试考试,重第一场,第一场又重三道四书题,至于四道五经题,更大的作用在于将卷子分类,当然,在文章水平都很高,难以分出高低的情况下,五经题的水平便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尤其是主考官个人对五经的倾向,也会影响排名。”
“这次乡试人才济济,五经魁级别的文章,在四书题肯定是难以分出高下,最终分出高下的地方,自然在五经题。
我选择易经,已经占了先手。”
徐青对乡试的门道早已摸得十分清楚透彻,但也没有大意。
他先将三道四书题看过,却没瞧最后的胜负手四道五经题。
因为四书题的水平,决定了他的文章能不能送到主考官面前。
以他的水平,自然不担心失手,但能精益求精,自然是最好的。
徐青是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先吃了点心和补充体力气血的丹药,消化之后,待得身体和精神状态达到最佳,方开始做题。
乡试的题目和童生试的题目,最大的区别是童生试的题目,许多都是截搭题,剑走偏锋,甚至题目的内容往往驴唇不搭马嘴,而乡试的题目,取得堂堂正正,连出处的段落都给写出来,断不至于让考生误解,连破题都做不出来。
大道至简。
往往这样简单且堂堂正正的题目,最考验参考生员的文章水平。
徐青开启绝对专注的状态,先进行构思,直到胸有成竹,然后开始答题。
从破题第一句开始,徐青的文字并无“匹夫而为百世师”
那样的破题力度,而是充满先秦文字的古风质朴。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不但能用在武学上,文章上也是一样的道理。
花团锦簇不一定是好文章,能用平实的文字,精准表述自己要阐述的内容,使人过目难忘,并易于理解,那才是圣贤做文章的用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