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罢兵之事相当顺利,双方你情我愿,使者来往不绝,只两三天便达成共识,以长江为界互不相扰,各自安排撤军。
或许老天故意戏弄人,连着阴了半个多月,如今罢兵计议已定,天空反倒放晴了。
临行之际曹操与众谋士驻马江畔,再望江南——云开日现碧空如洗,狂风暴雨化作和煦春风,阳光照在江面上映出灿烂金光,草木经雨水滋润都碧油油的,还有些不知名的小野花舒展着、招摇着,向世人展现着勃勃生机。
对岸的吴兵正在撤军,原先密密麻麻的旌旗已撤去大半,营垒拆了不少,但森严的水军兀自列于江中,时刻捍卫寸土不让。
虽看不清船上的将士表情,但他们一定在庆贺欢呼,说是两家罢战,实际上是江东军胜了,他们又一次以少胜多逼退北方大军。
江东勇悍两攻不下,天下何日才能统一?曹操正苦苦思索,又闻背后隐约传来歌声;回头望去,自家将士也在搬运辎重、收起军帐,一想到就快离开这祸福莫测的鬼地方,大家脸上均显喜悦之色,有人忍不住唱起家乡小曲。
曹操不禁苦笑——看来不光我熬不住,将士们都熬不住了,大家归心似箭,早没心思打了。
“父亲,上路吧。”
曹丕见他良久不语,凑前劝道,“韩浩已收拾妥当,大家都等着您呢。”
曹操却充耳不闻,喃喃自语:“原以为没了周瑜江东不足为虑,真是小看天下英雄了。
孙氏虽自诩孙武之后,其实不过是小吏之家。
深山藏虎豹,田野埋麒麟。
昔孙坚勇冠三军纵横南北、孙策拓定江东英武绝伦,孙权小儿能保父兄之业,也非泛泛之辈。”
正说话间,王粲手捧一卷文书从人群中挤过来:“启禀丞相,刚从许都传来消息,光禄勋蒯越病逝。
这是留给您的遗书。”
“唉!”
曹操长叹一声——固然蒯越自荆州而降,但早年也与他有些交情;更重要的是与他同辈之人又少一个,岁月如刀杀人于无形,谁知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他接过遗书仔细看了一遍。
蒯越不愧为荆州士人领袖,临终之际除了感慨命运无常,仍念念不忘对刘表的诺言,恳请曹操善待刘琮、刘修兄弟。
“蒯异度虽言辞不多,却明于利害行事稳重,堪称一代国士。
我遵照他遗言行事,他若在天有灵也可安息了。”
曹操又悲又怜,“德才之士不能长寿,偏偏无用之人却都活着,蒙受大恩却不知惭愧,世间之事怎不叫人叹息?”
在曹操看来刘表的儿子实在不成话,刘琮年已弱冠,依旧唯唯诺诺,既无胆识又无才干;刘修不过白面书生。
最可笑的就是那个刘琦,利令智昏,竟想借刘备之力与弟争位,赤壁之战侥幸脱难,结果被大耳贼架空,糊里糊涂死在江夏,真乃蠢材!
就凭这几个无能小儿,即便有良臣辅佐又怎守得住荆州?他们与孙权相比简直云泥之别。
想至此,曹操遥望对岸不禁感叹:“创业难,守业更难。
似孙权这小儿,不但能守父兄之业,还可抗拒强敌拓地于外,孙文台能有此等佳儿,泉下有知更复何求?生子当如孙仲谋,似刘景升之子若豚犬耳!”
这正是英雄惜英雄,好汉惜好汉。
众谋士却面面相觑,虽觉他此言有理,却未免有些刻薄。
刘琮再不成器,毕竟官拜谏议大夫,也算朝廷重臣;刘修居于邺城为质,却热衷风雅,听说还与平原侯曹植私交甚笃。
曹操公然将他们斥为豚犬(猪狗)实在有些过分。
曹丕所思更与旁人不同:父亲连赞孙权发扬父兄之业,这话未尝不是说给我辈听的。
在父亲心中,我与三弟究竟谁似孙权、谁似豚犬呢?凝视大江正心事重重,忽觉身旁曹休轻轻拉他的衣角,回过神来才见父亲已与众人掉转马头。
“文王伐崇,三旬不降,退而修教,复伐乃成。
咱们效仿先贤,回去厉兵秣马,日后再来吧!”
扔下这么句自我解嘲的话,曹操打马扬鞭向北而去……
建安十八年四月,曹操第二次南征又以失败告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