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你大约还不知是何战事,请默之再给璧城说说。”
正说着,有内侍进屋为秦玉献上茶来。
崔言待内侍退了出去才应道:“是。”
转头对秦玉道:“璧城,今日一早接到河东急报,代国骤起兵马,犯我疆境。
八月十八日,代国太岳行营副总管,右军都部署,典军将军邹涂率麾下一万兵马出阳凉南关,攻我平阳府晋州霍邑。
在晋州驻守的是你左骁卫麾下统制使张先,张先分派了两位观察使镇守霍邑与汾西,这两位观察使听闻代国出兵风声,聚起兵马在霍邑城外拒敌,激战一场,却也未教北代讨得好处去。
随后统制使张先统兵驰援,遂在霍邑与代军相持住。”
秦玉心中诧异,来时路上他便已想到,此次政事堂急召,多半是河东出了战事,那便定是杜挚收到自己书信,挑起战端。
但杜挚镇守的乃是威胜军,如今出事的却是张先镇守的晋州,这却是为何?只听崔言又道:“两国虽有交战,却也并非大战,我郑国既未损兵折将,也未丢失土地城池。
河东刺史徐玄远传来军报,也非为告急求援,原也不必调兵遣将。
然这毕竟是军情,政事堂与卢太尉、陈都司商议,他二位却言须得遣兵马固守河东,因此便荐了你。
至于河东兵马情势,裴桑鼎通晓兵事,便请裴桑鼎说与璧城。”
裴绪应声道:“是。”
随即呵呵一笑道:“河东兵马如何驻守,璧城必早已知晓,你左骁卫麾下有一万兵马戍守河东,璧城岂能不问?然虽如此,现下战事已起,裴绪还当从头细说。”
裴绪顿了一顿,轻咳一声,接道:“河东自徐玄远接任刺史以来,练出了八千余精锐厢军。
这徐玄远将门之后,练兵颇精,这八千厢军,只怕也只稍逊禁军而已,较之代国精兵,还要胜上一筹。
因此徐玄远以此八千厢军,对阵代国五万精兵数年,却也未落了下风。”
“自左骁卫兵马到河东后,徐玄远便将河东前沿重镇尽划与禁军驻守。
璧城麾下诸将,张先驻守平阳府晋州,杜挚驻守威胜军,成彦驻守辽州,两年来,倒也相安无事。
至于代国兵马,驻于太岳山一线,以太岳行营总管,云中节度使,奋武将军李敢为主将,亲率三万兵马驻守于南北关、平遥;以太岳行营副总管,镇军将军沈园为左军都部署,率军一万驻守于平定军、乐平山;以太岳行营副总管,典军将军邹涂为右军都部署,率军一万驻守于阳凉南关、阳凉北关、灵石。”
“自延佑八年代国国主听了燕国挑唆,出兵攻我河东以来,代国见我郑国强盛,不敢再出兵来犯,数年间两国未有交兵。
此次代国骤然出兵,却不知是为何故。
但徐玄远军报中说,代国只右路出兵,中路与左路皆未见动静,似非大举进犯。
然虽如此,却也不得不防,代国太岳山一线有五万兵马,我大郑虽兵精粮足,河东却也不足两万兵马,若是代国举大军来犯,只怕河东兵马猝不及防之下,难以抵挡。
然若说我亦以大军增援河东,为一区区代国,却也不必。
况且蜀国初定,现下不宜再起大战,若是两国大军相持,大战便一触即发,非我等所愿也。”
“因此卢太尉与陈都司以为,请璧城率麾下一万五千兵马增援河东即可,恰左骁卫有一万兵马戍守河东,两军相合,足以抗衡代军。
不知璧城以为如何?”
:()兴亡云烟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