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可看凌一那表情,贤王知道,此女性子刚烈,恐怕如小皇帝那般直接,会招致她的厌恶与反抗,只会适得其反,故,他得用怀柔政策引诱此女。
别忘了,他除了是贤王,更是京城四大才子中最俊美的那个,他就不信,能有女人不喜欢他的脸。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凌一总会时不时“偶遇”
贤王。
不论是她去鹿鸣涧谈生意的路上,还是在救济棚发放粮食,十次有八次能碰见贤王。
江源县旱情持续几个月,如今除了朝廷的施粥棚,民间也有自发的救济棚,林漾和凌一在她们的店铺外也支起了一间救济棚,限定每家每户必须由女子来领救济的饼子,按户籍人口分,女人自己那一张饼子,须得当场吃了再把剩下的拿走。
只有女人能来领,这是为了保证在有的家庭在吃不饱的情况下,女人不是第一个被舍弃的,因为要保证家里有女人活着,才能在凌一的店铺外领到救济粮。
而让她们当场吃掉自己那一份,是为了保证食物至少能吃到肚子里,不会领回去就被抢了。
孟晚宁得知后,觉得此举很不错,于是效仿,虽然招来不少质疑和反对,甚至衙门里的衙役和官吏都反对,她也坚决要这么做。
贤王听后,带头出言夸奖孟晚宁,随后提出想当面奖赏提出此方法的人。
其他官员听后,立马拍起了马屁,随后回自己县,也开始有样学样。
第257章接济
这些人甭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效果确实拿出来了,赈灾的粮食也从贤王的赈灾队伍里拿出来,好歹缓解了一点灾情。
不过,仅仅是一点,持续半年的干旱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大地干裂,到了冬日也不见好转。
大燕是农耕大国,靠天吃饭,地里长不出吃的,人和动物都没法活。
贤王一天到晚想办法在凌一这儿刷好感也没用,老天不会看凌一的脸色下雨。
其实,众人不知道的是,朝廷给的赈灾粮,到了灾情严重的地区,早就经过了三波瓜分。
第一波是朝廷拨赈灾粮的数量,其中就已经有大臣中饱私囊贪了一些,紧接着由贤王带领运送到各地,过了他的手又贪了一些,最后粮食交给各地官府,官府再分发赈灾粮给百姓,这一步中,各地的官府也会昧下一部分。
所以,最后能落到百姓手上的赈灾粮实在是少得可怜。
江源县算赈灾粮多的,因为在孟晚宁这一步上,她没有昧下粮食,她把贤王那边已经克扣过的全部用于赈灾,甚至严防死守不准衙门的衙役偷拿。
尽管孟晚宁已经尽心尽力了,但衙役是人,他们便有人有的一切缺点,总会偷拿,毕竟,孟晚宁是发号施令的人,她管的不是一群训练有素、坚定忠诚的兵,而是衙门花低价钱甚至是无偿招来的衙役,衙役有的是为衙门发的一点点工钱,有的是来服杂役的,能指望这些人有多少良心?
法不责众,在这时候格外无力,孟晚宁本以为贤王的到来,会让灾情缓解,没想到令她失望的是,贤王到来,反倒让她看见了各地县令竟然如此大胆,肥得流油,她主张共同抗旱的时候,这些县令、乡绅、富商闷不吭声,现在贤王一来,一个个拿来讨好贤王的金银珠宝跟不要钱似的,桌上的山珍海味比旱灾前还要丰盛。
孟晚宁已经尽力在压制本地的富商、地主发灾难财,严格把控粮价,但旱灾带来的饥荒,粮食减产,那些大地主和富商手里的粮就是救命的东西,她们翻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钱卖,总有人买。
甚至,到了目前,官府和赈灾粮不够了,还得找这些人买粮食。
原先在孟晚宁面前哭穷的人,到了贤王面前,一个比一个谄媚,贤王提议要从粮商手中买粮,然后用于赈灾,这些人一个比一个积极。
孟晚宁沉默了,她在这样的沉默中,积累了无限的不甘。
这些人看不起她,趋炎附势,她只是一介县令,如何能比王爷高贵。
她所想要达到的天下太平,光看这些人的嘴脸,她就知道不可能达到。
人内心的不平衡,在遭遇不同对待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即便孟晚宁曾仰慕贤王,但她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嫉妒贤王,厌恶这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哪怕是自己仰慕的人,成了自己达成梦想路上的绊脚石,他也会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在不该密会的时间,孟晚宁乔装打扮后来到了鹿鸣涧的秘密雅间里,一个人坐着喝酒。
林漾从掌柜那儿收到消息,得知孟晚宁到她们酒楼喝闷酒,大概猜到了原因,是落差太大,失望了吧。
一旦孟晚宁对大燕和大燕朝廷出现信任崩塌,便是林漾招揽的时候。
即便如此,林漾发现,孟晚宁失望归失望,仍旧对朝廷还保留一丝希望,她希望贤明的君主能解救百姓。
林漾看着这个油盐不进的孟晚宁,开始思考放弃对方的可能性了,人才有很多,如此油盐不进的实在是少见。
然而,就在这时,一件事彻底摧毁了孟晚宁的固执。
由于多月的干旱,全安村有一条清江的支流已经干涸,河床都已经干裂,村民们每天得排着队走路去目前被朝廷严加看管的清江取水。
清江在江源县附近,但并未流经江源县城,故沿岸是驻守的衙役,一般人也不敢造次。
由于有孟晚宁在,江源县的水资源分配目前还算公平,不会给富人乡绅太多的特权,这导致当地的权贵对孟晚宁积攒了许多怨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