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对了,小小的给你透露一些我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Q(10)模型中,费米子场的表示变换,包含了更高维表示。
这些表示不仅包括标准模型的夸克和轻子,还引入了新的超对称伙伴粒子和拓扑态粒子,这就让整套理论变得很有意思。
但最有意思的还是,当我们根据这套理论引入一个复杂的希格斯场,其真空期望值会导致Q(10)对称性的自发破缺。
根据推导出相互作用公式计算,最终形成了标准模型的对称性群跟一种新的拓扑相互作用。
通过这种新的拓扑相互作用,我们得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
质子会衰变,并且在衰变过程中,会发生复杂拓扑变化。
但是衰变并不会在可观测维度下发生。
不过这些涉及到陈类跟缠结数方面的理解,我们现在也不能确定是否正确。
不过根据我们的模型已经否定了许多大统一理论预测的质子衰变过程肯定是错误的。
当然也包括他们所给出的质子寿命下限。
事实上,质子远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么稳定。
好了,我的老朋友。
我说得有些多了,但你应该能理解我的心情,重点就是他们认为这些才是值得发的论文,让大家能一起探讨我们构建的这些东西是否合理,而不是能直接造出来的加速器或者对撞机。
你能明白了吗?”
爱德华·威腾絮絮叨叨的说着。
显然乔泽对这位大佬的评价真的没错。
威腾教授是喜欢交流的,将自己研究的内容跟全世界探讨,其实也挺好。
反正这些东西都是理论上的,并不牵扯到是否涉密。
尤其是大统一的命题,往往需要更能量层级的验证。
起码就目前来说,西林数研所的Q理论跟M理论一样,暂时根本没法验证。
只能通过数学推导,然后自圆其说。
但其实这才彰显难度。
数学上任何理论的构建,想要逻辑上自圆其说,本质需要海量的证明过程,难度可想而知。
否则就不能称之为新理论,而是理论学界的新猜想了。
当然,并不是说这种交流毫无意义,或者属于单纯的炫耀。
事实上,这种无法验证的理论本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研究才能查漏补缺,让整套理论继续向前发展。
否则等到理论提出者百年之后,没人研究怎么办?
哪怕许多人不信,但知道的人多了,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来研究。
这大概就是老人家跟年轻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了。
不管是乔泽还是彼得·舒尔茨,相对爱德华·威腾来说都还很年轻,还有大把的时间去推进整套理论。
甚至可能在他们的有生之年,还能看到科学进步之后,在实验室里验证他们的理论,所以完全无需着急。
显然爱德华·威腾这番絮絮叨叨的工作汇报还是有作用的。
起码不算完美的回答了对方针对为什么新加速器理论不愿发表论文的质疑。
炫耀的成分肯定是有的。
为了解决大统一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这不管是对于理论数学家还是物理学家而言,都是不小的诱惑。
“好吧,我大概明白了,感谢你的指点,再见,威腾教授。”
卡斯滕·赫格的称呼开始变得正式,并直接关闭了通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