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所以双方掌握的资源是真不对等的。
众所周知科研资金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普通教授们来说。
想要申请到项目,需要专家评定。
别的方向就不说了,如果数学方面的项目,乔泽只要点点头的话,那基本上就稳了。
李建高的例子就摆在那里。
当年李所申请杰青项目的时候,乔泽都还没拿到诺奖呢,甚至都还没毕业,然后人家闷不吭声的去申请了个评审专家的位置。
上头还不是捏着鼻子认了?
虽然这两年乔泽没再参与过杰青之类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但如果他肯说句话,评审的专家肯定也会给这个面子。
至于招来的乔泽同学有没有这个面子,能不能搭上话,就另当别论了。
反正只要成绩差不离,招谁不是招呢?搏一个机会总没什么损失。
当然这些都是台面下的事情,学校也没刻意拿出来宣传。
事实上现在西林工大也懒得宣传这些东西。
毕竟现在学校不缺生源,分数线也已经上去了。
用新上任张校长的话说,现在学校不是去冲唯一超级高校的时候,抓住这个机遇修好内功才是当务之急。
这话几乎就是点着徐大江说的。
所以这段时间西林工大在对外招生宣传这块很低调,也懒得去撩拨京城那两所大学敏感的神经。
不过申请各种项目,争取资金支持的时候其实很高调,各种会议上动不动就把西林数研所搬出来。
当然这些跟普通人其实没什么关系。
毕竟也没几位家长填报志愿的时候会专门去查询高校每年公示的财务情况,比如拿了多少拨款,又用在哪些地方。
一句话,现在西林工大的发展理念就是厚积薄发。
等到再过几年,人才引进的差不多了,各类实验室建的差不多了,口碑立的差不多了,华清、燕北这两所高校在西林工大面前也就不算什么了。
只是这个过程也不是所有人都开心。
比如今年西林工大几乎每个学院都淘汰了一批水平跟不上学校发展的教师跟校聘教授。
站在学校的角度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生源跟上来了,如果教学质量跟科研水平没有显著提高,那再过几年就成笑话了。
总不能只靠西林数研所打天下。
更别提理论上来说,西林数学研究所还是京城部委直属单位,跟西林工大其实没什么关系。
最多就是西林工大在新校区批了块地,把研究所留在了校园内而已。
就跟燕北大学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情况有些类似。
只是研究所的人事,财务,编制,跟成果,其实都跟西林工大毫不相关。
所以科研压力还是很大的。
好在豆豆在这块给学校的帮助很大。
今年学校也决定全面引入校内科研单位的智能化管理,跟豆豆拟定的科研贡献度系统。
显然这对于各个实验室跟研究中心的学生们属于重大利好。
说实话,学校内部实验室几个被纳入智能化管理的实验室,尤其是参与了深海集群系统的那些实验室各种待遇早就让许多人眼红了。
明明大家都是同一所学校的研究生在读,凭啥我带的实验室,每个月就只能拿千多块钱的补贴,人家读个研恨不得能攒出半套房来?忒不合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