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案件的调查逐渐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对“死亡笔记”
真相的接近,陆辰和安琪的内心世界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不仅要面对一个超级智商的犯罪分子月,还要在道德和信念的层面上做出抉择。
这场关于正义的争斗,已经不再仅仅是关于找出罪犯,更是一场深刻的信念碰撞。
陆辰的思维渐渐发生了转变。
他原本对正义有着绝对的信仰,认为犯罪必须受到惩罚,而法律是实现正义的唯一途径。
然而,随着他对月的逐步了解,他开始发现,月的行为虽然极端,却充满了逻辑。
月杀戮的对象,不是无辜的百姓,而是社会中被认为是罪恶的存在——腐败的政治人物、暴力的黑帮成员、甚至那些触犯道德底线的企业家。
从某种角度来看,月的行为并不简单是恶,而更像是一种对社会深层次问题的反应。
他的“新世界”
是建立在彻底清除不公与罪恶的基础上,月真正的目标是消除社会中的所有恶行,甚至不惜通过牺牲个人的生命去达成这一目标。
“他真的是在为正义做事吗?”
陆辰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渐渐沉入夜色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困惑。
他自问,月的信念究竟有多么偏执,然而在那个信念的背后,却是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渴望。
月并不满足于当下的不公,而是试图用极端手段建立一个他认为完美的新秩序,去除所有不道德的存在。
“这是一个彻底的黑与白世界。”
陆辰低声自语。
他发现,月的思想和行为不仅是极端的,而是具备某种逻辑的。
他希望借此消除世界上的所有罪恶,从而实现自己的“神的使命”
。
这让陆辰不禁开始思考——如果月的目标是实现正义,是否他的方法就可以被理解为“必要的恶”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信念是否太过简单——在正义的面前,是否每个细节都不容忽视,是否也有某些时候可以接受较为极端的做法?安琪显然不认同陆辰的想法。
她始终坚信,无论月的动机有多么“高尚”
,他用死亡笔记进行的杀戮,永远无法为社会带来真正的正义。
安琪并非是一个盲目坚守“法律”
的人,但她有自己的底线。
她坚信,杀戮无法解决问题,正义不应通过暴力实现。
无论社会如何不公,无论某些人的行为如何卑劣,人的生命始终有其尊严,杀人并不是获得正义的手段。
“即便月觉得自己是‘神’,他依然无法决定谁生谁死。”
安琪每次在案件分析中与陆辰发生分歧时,心中的痛苦便愈发深刻。
她的理性告诉她,月的行为完全是基于个人的自大和极端的自我认知,他在掩盖一个更深层次的心理扭曲。
月的“新世界”
看似美好,却建立在他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世界观之上,而不是普遍的公平和正义。
“我们必须阻止他。”
安琪坚决地说,她的语气没有任何动摇,“我们不能让月继续下去,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完美,他所做的只是无辜者的牺牲。
他没有权利决定谁该死,谁该活。”
信念的碰撞在陆辰和安琪之间渐渐发酵。
每当他们讨论案件,尤其是月的动机时,两人的分歧便愈发明显。
陆辰认为,月的理念虽然偏激,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他并不是纯粹的恶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