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鲁迅先生的名言精辟: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
譬如,让蔡朝东替自己去做报告,他一定会不同意;但若是换个说法,让他明白这不是为了江弦也不是为他自己,而是为前线将士,他就会觉得这是调和的,愿意去了。
报告团组建的很快,说是一个团,其实也就是江弦和蔡朝东。
蔡朝东看了江弦的录像,自己试着讲了几次,又给江弦和新华社的人内部讲了几次,效果很好,很快就有了几分江弦当初的那种感觉。
把这摊子事儿交给蔡朝东,江弦回归到《最后一个匈奴》的写作上。
《延河》那边时不时就给他写信,有时候是陈忠实,有时候是路遥,有时候是贾平凹。
三驾马车轮番关心真让江弦有些吃不消。
他也知道,这是人家怕他把约稿的事儿给忘了,明里暗里的提醒。
江弦不拖着,耗费这么久的时间,《最后一个匈奴》已经完成的差不多。
在一个阳光充沛的午后,他带着一沓厚厚的稿子骑着自行车出了门,上邮电局去寄稿子。
写作品这么多年,大部分时候江弦的稿子都是他送到编辑部,或是别人帮他转交给编辑部,自己投稿的次数不多,都是给《收获》。
这一次,却是给《延河》。
邮电局的工作人员看着这切糕一样厚的稿子,人都傻了。
“这么厚?你难道是写了什么文学作品?”
“嗯。”
江弦并不否认,“试着投投稿子。”
“哟,了不起!”
“没什么,一点爱好。”
对方打开话匣子,笑道:“我平时也爱好写作,也投过稿,虽然没写过你这么长的,不过我在《丑小鸭》上过过一篇稿子.”
江弦一闻就清楚,这绝对是个逼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