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这地方别说五年,两年内就要遭灾——他们选择这地方的初衷一定是因为此处平坦,植被低矮,但事有反常必有妖啊。
这也是一块突出点,每次有个大风大浪的一定不会放过此处。
且此地的地势还低洼,每隔五年左右就要被大淹一次,平常若赶上个水大的年份,也必定被淹。
这两座城经历了去年的经营,屋舍俨然,农田处处,许多百姓自认为已在此安居乐业。
敖昱:“尔等自立,我在此留下界碑,自此永不跨界,如何?”
这两地是鸡肋,这万儿八千的人口虽然敖昱也喜欢,但劝离这些人花的精力,对敖昱来说足够再找个地方,弄来同等数量,甚至更多的人口了。
且,即便都劝走了,必定也有心不甘情不愿,甚至偷偷回来的,既如此,还不如你情我愿,从此你死我活,再不相干。
有的百姓一听这个,立刻乖乖整理行囊听命而动。
他们可知道“野人”
和本地小国是如何的待遇,那还不如家畜,随随便便就能抓来杀了。
也有的虽然害怕,却又不甘心,犹豫良久,终究是留下了。
其实终究是心存侥幸的,认为朝廷不可能真的放着他们不管。
但其他地区的百姓若是也要自立……那就要以造反论了,或者他们也能去那两片弃地。
这两座城市竟渐渐成了两座三不管的城市,老实生活的百姓都光了。
其他城市在新的规划中发展,小月亮重操旧业,开始研究起了植物。
这一年西部两州旱情初现,有大臣提议提前准备赈灾粮草。
但颛孙恬义上了一本奏章《低价官营粮稳灾疏》。
——不要在大灾发生时,才给百姓免费的救济,可以在灾情发生前,便开始按照百姓的户籍,每月出售定量的低价粮食,这样更能稳定百姓与人心。
且低价粮食不仅只能以银钱购买,棉线、布料、鸡鸭蛋等,皆可换粮。
此举可安民心,还可抑囤积。
众臣:“……”
西部旱灾之情初现,先朝那边跑的,正是大粮商。
真有旱情,西部必定无粮,但却又不会缺粮。
百姓的缸是空的,朝廷的仓是空的,大商人的库里,却必定堆满了粮食。
户部侍郎:“陛下,咱们仓中的米,即便都换成豆,也撑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还是颛孙恬义自己说的:“陛下,西南有粮。
臣请以西南之粮,低卖于遭灾之州县,以粮换税。”
“陛下,此举不可。”
“陛下,此举看似惠民,实则害民,其中花费巨大。”
“陛下,臣以为,此举大善!”
“陛下,此举宜选忠直勇毅之人负责。”
大臣们闹起来了,此起彼伏的皆是“陛下!”
之声。
英王稍微侧身看着朝臣,神情复杂。
因为下面出言反对的大臣,除了户部的之外,其余大臣的籍贯多为旱情初现之地,明明不久之前他们是最着急赈灾之事的。
户部反对很好解释,粮食不过户部了。
刮不刮油水且先放下,这是一次对户部的严重分权。
若这次事成了,那有一必有二,以后还会出事。
不过,他们反对的不是赈灾,而是“隐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