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
一凡记得当时大学时有一个同学也是山东济宁市的,名字叫刘仍平。
“仍”
字可能就跟这个有关。
随着历史的演变,直到唐朝,境内设鲁郡,后又改为济州、又称济阳郡、泰宁军。
宋朝,境内仍置济阳郡、济州。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境内的兖州升为袭庆府。
金朝,天德二年(1150年),原来以巨野为治所的济州迁往境内的任城。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济州升济宁府。
至元十六年(1279年),境内设济宁路,置总管府,领3州7县(州又领9县)。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仍治任城,领3州12县。
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府为州,只领3县。
同时,兖州升兖州府,驻滋阳县,领27州县。
清朝,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升为直隶州,领3县。
雍正八年(1730年),改为散州,不再领县。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升为直隶州,仍领3县。
当时的兖州府,辖10县;它和济宁直隶州同属兖沂曹济道。
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2年),废济宁直隶州。
民国三年(1913年)1月,设岱南道。
民国四年(1914年)6月,设济宁道,辖25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晋冀鲁豫军区第七纵队进驻济宁,以城区和近郊设立济宁市;9月,被国民党军队占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14日,山东兵团再次收复济宁,济宁第二次解放,仍称济宁市;8月,划归山东省,属鲁中南行署。
1950年5月,济宁市降为县级市,改属滕县专区。
1953年,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专署驻地济宁市。
1954年10月,济宁市曾改为省辖市,由济宁专署督导。
但不久,又改为县级市,仍为专署驻地。
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
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市。
,!
民国三年(1914年)6月境内置济宁道,领辖25县。
即:济宁、滋阳、曲阜、宁阳、邹、滕、泗水、汶上、峄、金乡、嘉祥、鱼台、兰山(后改名为临沂)、郯城、费、蒙阳、营、沂水、菏泽、曹、单、成武、定陶、巨野、郓城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济宁市属滕县专区。
辖济宁市及滕县、华山县、临城县、邹县、凫山县、铜北县、平邑县、滋阳县、丰县、峄县、曲阜县、白彦县、沛县等16个县市。
截至年末,济宁市辖任城区、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共2个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49个街道、4个乡、103个镇。
济宁除汉族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约为6万人。
其中回族最多,达42万人。
此外,还有满族、布依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畲族、瑶族、侗族、纳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维吾尔族、傣族、哈萨克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德昂族、独龙族、鄂伦春族等。
少数民族分布在济宁市12个县市区的90多个乡镇、180多个村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