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以上“断道”
,即在道路上拦截。
《三国志·魏志·田豫传》:“单将锐卒,深入虏廷。
胡人众多,钞军前后,断截归路。”
《宋书·张兴传》:“今若以兵数千,潜出其上,因险自固,随宜断截,使其首尾周遑,进退疑沮,中流一梗,粮运自艰。”
《云笈七签·吴猛真人传》:“后得道,海昏上僚,路有大蛇,时或断道,以炁吸吞行人,行旅为绝。”
《隋书·高祖纪下》:“抄掠人畜,断截樵苏,市井不立,农事废寝。”
以上例证中的“断截”
均同义连文。
《南史·梁临川靖惠王宏传》:“及还京师,专为逋逃,乃至江乘要道,湖头断路,遂使京邑士女,早闭晏开。”
《西游记》第九十七回:“怎的了!怎的了!苦奈得半夜雨天,又早遇强徒断路,诚所谓‘祸不单行’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只是那断路抢衣帽的小小强人,也必了人性命,然后动手的。”
以上例证中的“断路”
均是“拦截道路”
义。
文献中也见记音作“短”
的。
《西游记》第七十四回:“端的是什么妖精,他敢这般短路!”
《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你既有胆子短路,你自然还有些武艺。”
所以普通话的“拦截;阻拦”
,四川方言本字当作“断”
,音duǎn。
因为现代汉语“断”
只有duàn音,duǎn音又只有“短”
字,记音用“短”
也不影响理解,所以笔者觉得都可以使用。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