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还有一家在沙井胡同东口往北把角,是一家文具店,店面虽小,但一应俱全。
里面卖一些课本、纸张、铅笔、橡皮之类的文具,也有电光纸、踏蓝纸之类的东西。
景阳胡同到沙井胡同之间,还有一家纸盒厂。
纸盒厂的大门总是敞开的,有些街坊邻居常把经过裁剪的成摞的硬纸片拉回家去,沿印迹折好,用订书器钉好,再给纸盒厂拉回去,从中赚一点儿手工费,补贴家用。
很久以前前门外的粮食店街、东城的米市大街、北城鼓楼一带是粮商集中的地方。
清朝,大粮商多集中在西珠市口至广安门一带。
到民国后期全市经营粮食的商户约有1300多家,居各行业之首。
这些粮商经营各有侧重,专门经营大米的称米局子,专门经营大米白面的称为米面庄,经营五谷杂粮的称陆陈行。
后来粮店全都综合经营了,就成为米面杂粮店,有的还兼营蔬菜、油盐酱醋等,成为油盐店与粮店合在一起的杂货铺。
较大的杂粮店货除伏地米面外,还有来自东北关外的大豆、高梁、玉米,来自河南的白面、小米、徐州黄豆,以及口外小米、绿豆等货。
较大的米面庄,卖的面粉以产地分类,美洲粉、香港粉为上品。
上海粉、彰州粉、徐州粉、天津粉、保定粉为中等。
北京粉、青岛粉为下品。
大米也分国内外两种,国内有上海米、南京米、江西米、九江米、芜湖米。
产于近郊的统称京西米,又分六郎庄米、玉泉山米。
来自国外的有西贡米、仰光米等。
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
。
粮食关系最终会落实到具体粮店,关系人只能限定在该粮店购粮。
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
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
,!
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
的转移。
没有粮食关系,等同于没法吃饭。
每户有一个粮本,每人有固定的粮食定量,到就近固定的粮店买粮食,实行“凭票验证、划片定点”
的粮食供应办法。
粮店的工作人员每个月会到胡同里选择一家居住环境比较宽敞的人家,为居民发粮票,周围的居民全都这家来领取。
而这家居民也会主动地为前来发粮票的粮店人员沏好茶请他们喝。
月月如此,年年不变。
困难时期,大家都要节衣缩食共渡难关。
不仅粮食不够吃,副食也更短缺,货架上面基本就摆了一些东西当做样品放着,你给钱给票都不卖,就当是撑门面了。
自去年年初开始,很多人开始浮肿,脑门上、小腿的迎面骨上一摁一个坑,半天起不来,这就是浮肿了。
国家特地为这些人每人配发了半斤黄豆票,以补充营养的不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