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第660章
林煜这边姑且就采纳“疾笃”
而亡的观点,所以能在大明封赐帝师确实算是超品的殊荣了。
同时,帝师倒是还有另外两重含义,分别为代表星辰的“帝师星”
(还有帝友、三公、博士、太史四星),以及总揽全国的宗教领袖。
前者一般般吧,唯后者才叫牛逼。
林煜曾经给朱瞻基他们上课讲到过的元朝八思巴文银币,里面的“八思巴”
就是元朝封的帝师。
这位八思巴帝师可了不得,先是在蒙哥汗时期参与了释道争辩,成功压住了道家,得到了元朝独尊的信仰地位。
而后,忽必烈登基称大元皇帝,封八思巴这位从乌思藏纳里来的“大德高僧”
为国师,又立总制院管辖全国的释教和吐蕃地方僧侣,这也让八思巴全权管辖。
到了元朝的至元六年,八思巴再度晋封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
,意思就是比皇帝还要神圣。
当然,大明肯定不会册封这么牛逼的“帝师”
。
元朝能封,在于元廷统治阶级终究还是蒙古人,他们既信奉吐蕃佛教,也是为了稳固元朝在吐蕃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作为一个“儒释道”
三教合修的蒙古皇帝,曾专门把乌斯藏十三万户作为第一任帝师八思巴的供养地,使八思巴成为了乌斯藏地区的名义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比青藏大)。
元朝皇帝的诏书,往往也跟随帝师的法旨,一同在乌斯藏地区并行。
明朝没有乌斯藏帝师,所以对乌斯藏地区的统治模式,也与元朝的“帝师”
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