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周彦笑着打听道,“魏老师,《三国》在哪儿拍摄?”
“取景地很多,我的戏主要就在锡城和涿市。”
魏综万说道。
“锡城倒是不远。”
“嗯,如果都在锡城拍的话,这边什么时候结束倒也无所谓,我两头跑就行了。”
锡城离苏市距离几十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就能到,完全能够做到开车两头跑。
魏综万对三国剧组也不是特别了解,从他这里也得不到太多消息,周彦跟他聊了几句,拍摄又开始了。
……
周彦在《三毛从军记》的片场只待了两天,却经历了一场大夜。
所谓大夜,就是拍一夜。
不过虽然是大夜,拍摄起来倒是也不太苦,因为拍的是“上沪名媛名票劳军义演”
这场戏。
周彦也客串了一个大头兵,就在三毛他们旁边。
他们的任务很简单,就是振臂欢呼,这都不要演,因为现场的表演确实很好看。
那些名媛们个个漂亮,而且都穿着短裤、抹胸,露出肚皮和大腿,还穿了网袜,在台上跳着各种带着挑逗性的舞蹈。
压根不要张健亚说,演大头兵的这些人,都主动地为表演叫好。
不过名媛下去之后,名票上来唱戏,气氛完全不同了,大家也都叫好鼓掌,但是很显然,他们的叫好不如刚才看美女们露大腿跳舞更真情实意。
这场戏最累的应该就是那些跳舞的姑娘们了,光是彩排就排了七八遍。
这戏白天还不能彩排,因为光线对不上,必须要等到晚上光线暗下来之后才能开始排。
夜戏本来就难拍,因为光线非常难搞,一开始的几次排练,全都在调整舞台的光线。
等到这场戏拍完,天已经蒙蒙亮了。
吃过早饭,周彦没有去休息,而是跑去跟张健亚辞行,送片员要回上沪,他正好跟着一起,省得后面还要找其他车。
听到周彦要走,张健亚也没有挽留,他知道周彦这段时间很忙,能来片场待两天,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送周彦上车的路上,张健亚笑道,“还辛苦你跟我们熬了一个大夜,路上让小沈开缓一点,你多睡会儿。”
“倒不如快点,我去上沪休息。”
周彦笑了笑,又由衷地感慨,“这两天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啊。”
很多人在拍摄喜剧的时候,过于注重语言和故事情节,喜欢用“段子”
来取乐观众,却忽略了镜头语言本身。
而张健亚显然就是用镜头语言来体现诙谐的个中高手,他的那些镜头根本不需要语言,也不需要连贯的故事,就能让观众笑出来。
其中有很多小细节,周彦之前在看电影的时候察觉不到,但是现场参与拍摄的时候,却能有所体会。
比如昨晚的那场戏,名媛出来跳舞的时候,湖面上什么都没有,但是到了名票出来的时候,就出现了雾气腾腾的干冰。
干冰倒也不是很多,就那么一点点,却让这两个舞台有了巨大的变化。
很多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恐怕都不会注意到这点变化,但这就是导演的思考。
每个镜头,里面出现的每一个道具,每一个人,都不是随意出现的,而是经过导演的精心安排。
可能有的人会说,既然普通观众都察觉不到,那安排了用处也不大啊。
但优秀的电影,就是这些细节取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