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68章 众生祭台(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在史书中,关于祭祀仪式的记载,战国时期较之春秋时期少了很多。

与之相对的,战国时期出现了专门记录祭祀仪式的“礼书”

《仪礼》、《礼记》、《周礼》中记载了郊祭、社祭、宗庙祭祀的祭法。

与出土文献和其他传世文献相对比,可以看出《仪礼》保留了一部分卿大夫日常生活中的祭祀仪式。

《礼记》是对《仪礼》的讲解和补充,其中包含很多战国及以后经师对“礼义”

的发挥。

传世文献对祭祀仪式的记载不甚了了,而自上世纪以来各种出土文献的面世,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其中金文、楚系简及各国都城遗址中,保留的战国祭祀仪式相关信息比较丰富。

从时间上看,战国时期的祭祀仪式从早期持续到晚期;从地域上看,东有齐国,南有楚国、曾国、越国,北有中山国;从祭祀对象上看,大多数是祭祀有血缘关系的先祖,也有祭祀无血缘关系的他国诸侯或有功之臣子。

楚国仍然保留了类似春秋时期的天神、地只、人鬼的三大祭祀系统,并有了不同于中原祭祀系统的地域特色。

楚简中可以看出,不同于中原地区的至神“天”

,楚地祭祀系统中的至高神是“太”

;太以下有诸司神、昼夜神。

楚地也祭祀社,并出现了二社、三社等合祭社的祭祀仪式;四方、五祀系统逐渐形成;楚人祭祀的山川神都是楚地境内的名山大川,符合春秋时期“祭不越望”

的制度。

楚人祭祀先祖时,分为远祖和五世。

祝融、老童、鬻熊为楚先,熊丽至武王为荆王,文王以下则将五代先祖合祭,称为五世。

死而无后者也要进行祭祀,以免他们化为厉鬼为祸一方。

非楚王血脉的番氏则祭祀番氏家族的番先和五世,说明祖先祭祀仍然保留着强烈的血缘排他性。

祭祀的目的不外乎三个方面——祭祀天神,是为崇德报本;祭祀地只,是为政教合一;祭祀人鬼,是为慎终追远。

古人称天神为“帝”

或“上帝”

,他们相信天有“意志”

,是主宰自然界和人的命运的至高无上的神。

因此他们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不断地进行占卜,如建造房屋、祈求好年成、求雨等。

地神虽然法力没有天神那么高超,但是也非常重要。

所谓“地载万物,天垂象。

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由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于老百姓来说,土地就是一切,就像哺育他们成长的乳母一般亲切,而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土地是最能将百姓笼络住的东西,因此祭地的政治意味也更加浓厚。

古人相信人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

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

鬼神能对活人产生作用,因此祭祀鬼神一方面是使其灵魂得到安定,另一方面,祭祀是求福佑,人们理所当然地相信,自己的祖先肯定会保佑其子孙。

所以祭祖也在封建王朝中体现了其强大的伦理功能,它凝聚并维系着家族、宗族乃至整个民族。

战国时期各国都城普遍出现了两城制,多数是宗庙祭祀区与大城一同建立在前,小城内则是后建的宫殿区。

秦雍都较为特殊,它建立于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秦迁都之后成为了专门用于祭祀的区域。

众生祭坛就是其中之一,古时蜀地先民流亡至此,恰逢洪水之期。

:()山海记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太古战神这个明星来自地球气运被夺,真千金玄术炸翻娱乐圈五零福妻有空间盖世武神青春派黑岩反叛的大魔王鉴宝赘婿的绝美调香师远东1628我有神级收益系统南北杂货狼牙兵王重生之归位丹师剑宗她除了能打一无是处我能提取熟练度黄金遁神级反派齐天大圣之无限吞噬道君茅山后裔超级全能系统不败战神召唤圣剑修真小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