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146章 天赐良缘(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第一百四十六章天赐良缘前面说赵朗有事想要拜托张顺和杨蒋氏办点私事,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磨叽了好一会,才有脸尴尬地道:“两位不必如此,这事儿嘛,是我的一点私事,还请守业与杨家嫂嫂从旁协助。”

说着,便向两人一一道出需要协助的事项。

张顺、杨蒋氏一听,先是一愕,接着便是欣喜万分。

杨蒋氏一脸的笑意,张顺的表情更是精彩,咧着嘴笑个不停,手拍着胸脯“嘭嘭”

响道:“先生尽管放心,这事儿我若不替你办妥,我就把自个儿的头拧下来让你踢!”

赵朗苦笑道:“没那么严重,总之是拜托两位了。”

张顺两人告辞而去,脸上的笑意却总是掩盖不住。

第二天,十几骑快马从张家村出发,向不同的方向飞驰而去。

出之前,大掌柜张顺郑重交待:“此事不能出任何差错,正月十四必须回到鞋山,明白吗?”

十几位亲信齐声应命,拍马而去。

张顺又找来十几名鞭炮工匠,取出一张图纸,嘱咐这些鞭炮工匠依图制作……杨蒋氏也没闲着,一连几天采买货物,一车车地拉回了鞋山。

江心岛、昌国、流求三个基地的人们在浔阳商行的庇护下,过了一个丰衣足食的好年。

特别是在流求,经过八个月的大规模移民,流求已有移民四万多人,远远地超出了赵朗原来的预期。

按赵朗的预计,三年内达到五万人已是很高的目标了,现在大半年就达到四万多人,确是令他惊喜。

这大半年,许贯忠、裴宣、张横、李涓、周清云等人的才能充分地发挥了出来,许贯忠这个武状元文武双全,总揽流求各项事务,把流求管理得有条有理;张横指挥着流求的船队,从占城、交趾购得大量的粮食,还调动船队从福州、泉州等地接应移民,事情安排得没有一点纰漏;裴宣则发挥着他“铁面孔目”

的本事,把四万多移民的治安管得一片清平;李涓、周清云则练出了三千的精兵,与当地高山族干了十几仗,把那些彪悍的高山族打回了高山。

在这几人的组织协调下,四万多人在流求也过了一个好年。

而在昌国,在李俊的管治下,昌国基地逐步扩大,已有帮工5000人,海盐产出增了三倍。

三个基地都一片兴旺,给基地里的人们带来了丰足的生活。

赵朗心里也算是放松了一些,无论如何,自己也算是在这大宋庇护了五六万人了。

年关一过,很快就到了上元节,整个江州又挂满了花灯,龙灯、凤灯、虎灯、鹤灯等各种吉祥灯饰惟妙惟肖,还有灯树、花卉灯饰,江州城内沉浸在一种节日的欢快与喜悦。

赵朗与王素相约,两人漫步在灯火摇曳的街头,欣赏着大宋匠人精心制作出来的上元节花灯,观赏着豪门大户的鱼龙灯舞,再看着身边娇俏的佳人,心里一阵阵陶醉。

王素站在一盏巨大的树状灯饰下,旁边就是牡丹花灯,灯光的照映下,王素俏颜朦胧,仿佛那谪落人间的仙子一般,让赵朗不知不觉沉醉。

迷离间,一首辛弃疾的《青玉安元夕》脱口而出:“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王素站在赵朗旁,忽听他吟出一阕词,好奇之下仔细一听,这用词精妙,语句上佳,竟是罕见,一时之间又是惊奇,又是仰慕。

在她心中,赵大哥从不作词,也只听兄长王荀说过赵大哥曾在琵琶亭吟颂了一道白居易的《夜送孟司功》,言谈间,对诗词也颇有研究。

只是赵大哥平时很少吟颂诗词,把诗词歌赋定义为一种雅致的娱乐。

此时听得他吟出一首自己从未听过却又精妙无比的词,不由得瞪大了秀目,一脸不可思议。

赵朗一脸爱意,柔情地看着王素,又吟出了《青玉安元夕》的下半阕:“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萌宠甜心:恶魔少爷深深吻电影世界的雇佣兵巫神纪重返1987飞剑问道绝世唐门空战之王我在士兵突击当特种兵我,截教大师兄,加入聊天群步步生莲命运守望者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1825我的新大明不良之年少轻狂来自地狱的男人恐怖女网红快穿之疯批大佬又被我撩乖了从解析太阳开始我靠赚差价暴富了为奴民国奇人最强丹药系统四合院:这背锅侠我不当了麻衣道祖开局截胡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