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第一百六十二章贡嘎神山赵朗在木波族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向博齐罗与阿波依告辞,博齐罗准备了一大包风干牦牛肉和羊肉,还有大包的物资,交给了两个引路的汉子,嘱咐两人要听从赵朗吩咐,要伺候好赵朗饮食等等。
在木波族人不舍的目光中,赵朗离开了山谷,跟着两名木波族汉子,绕着横断山脉,从山沟、林间小路,先是向东,再折向北,足足走了两天,才到了博齐罗所说的上山的山路。
这两天绕着横断山脉行走,让他真正见识到了这山地气候的特点,从磨子谷出来,直到这条东北面的山路,经历了亚热带、暧温带、寒温带与亚寒带,体会到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的气候特征。
好在博齐罗很细心,准备的物资里有御寒的羊皮袄子,让三人都能抵御寒冷。
赵朗在得妥镇也准备了一些登山的物资,所以也能应对这些不同的气候。
经过向两个汉子了解,这贡嘎神山每年6月至10月是雨季,其他的季节为旱季,现在已是6月初,雨季已逼近,要抓紧时间才行。
一旦雨季到来,登山则困难重重,危险系数也大大增加。
已找到了这条登山的山路,赵朗便把两名汉子打发走了了,后面登山之事就用不到他们,留下来等候也是浪费人手。
此时已是下午,两名木波族汉子走后,赵朗背着背囊,提着大包生活物资,向山上走去。
行了2个小时,看天气,再看了看手表,已是下午16时多,他找了一个稍缓的山坡,砍下一捆树枝,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棚屋,准备养足精神,明天再登山。
夜里的山中气温很低,好在赵朗在得妥镇时,为自己做了一个羊皮睡袋,钻进带着羊毛的羊皮睡袋,再盖上博齐罗送的羊皮袄,暖得很。
次日一早,赵朗简单地收拾了行装,迈开大步,向上攀去。
手表显示此处的海拔是2960米,赵朗站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个脚印,向上走去。
他不想用银色盒子御剑飞行,探险嘛,需步步探索,才会有所收获。
若是从30多米的空中飞行,走马观花般,恐会错过许多东西。
行了两个多小时,山上忽然刮起了大风,估计起码有七八级的大风,吹得下面的针叶林沙沙作响,人在山路上被吹得站立不稳。
赵朗躲在一个大土窝中,看看手表,这才登了300多米,就用了2个小时,这山路确是不好走,弯弯曲曲的呈之字形,后面就是40多度角的斜坡,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半个小时后,风停了,赵朗继续上路,这一次他加快了速度,走了一个多小时,登上了3500米左右的高度。
此时的山上已没有了高大树木,只有一些灌木与杂草,道路越来越难走。
有时赵朗不得不施展身法,跳跃腾挪,才能越过障碍。
一路上人迹罕见,小路已越来越模糊,只可依稀辨认。
终于,来到了3800米左右的高度时,赵朗有了发现……在二十米外的一个山坑里,他发现了一顶棕红色的帽子,一看便认得这是密宗僧人常戴的长形帽子。
山坑不大,深约三十米,直径约二十米左右。
赵朗取出一根绳索,这是登山必备的工具,在得妥镇购买的,只有五十多米长,还算结实。
固定好绳头,顺着绳子,脚一蹬,就沿着山坑向下滑去,以他的身手,三十米的深度不用六秒就到了底。
观察了一下四周,没什么发,捡起那顶僧帽,端详了一会,也没有什么异样,想了想,又爬上地面,收拾东西,继续攀登。
从那顶帽子可推测,这条山路就是蔡巴等人登山之路,顺着这条路一直走,可能很快就有发现。
他敢肯定,以现在大宋人的登山技术水平,能登上6000米的人,估计也没有多少。
这个时期的人,要克服低温、低压、缺氧、雪盲等因素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本来以为山坑里会有发现,小兴奋了一会,谁知却没有任何惊喜,估计那顶帽子也就是僧人不小心掉了进去,不想费力下去捡回来罢了。
又艰难地走了两个小时,走到了4500米左右的海拔高度,远处雪际线已清晰可见。
赵朗知道贡嘎山的雪际线约4900米左右,现在离那雪际线还有400米左右,他停下来稍作修整。
登山最忌讳的就是心急,保持心情平静、控制攀爬速度非常重要。
他吃了些吃食,补充点能量,回头观赏一番山下的景色,休息了半个小时,继续迈步向上。
越往上,气温越低,在海拔4500米的高度,气温已达零下6度左右,贡嘎山雪际线的温度最低达零下10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