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盖温道之大,原出与天……子大夫熟之复之,勿激勿泛,以副朕详诞之意。
】
林泽抄完,还数一遍,六百九十一字。
光是抄录花了半小时,又仔细核对两遍,四十分钟倏地就没了。
殿试名义上的出题人是皇帝,虽然很多时候都是朝臣们拟定的,皇帝只需要从里面选考题即可。
这是为了让皇帝在殿试上,名正言顺成为在场考生的座师,因此殿试出来的进士、同进士都被称为——天子门生。
所以这道题的口吻是以皇帝的身份写的,全文自称都是‘朕’。
这种大长篇的题目,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
就是能给更多提示,让考生准确把握解题方向。
难点在于,要回答的点特别多,也细碎,需要逐条回应。
策论主要是帮皇帝解决治理国家中遇到的麻烦,考的是考生对政治的敏感度,以及是否具备上层决策思维,也就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和配套的战术。
林泽:国子监的月考…太难了吧!
默默叹气,拿出水壶,仰头喝下两口凉凉的开水,林泽十指交叉,随意揉弄放松着。
脑子却没闲着,开始逐一解题。
【开头讲‘道’是什么?道之大‘原出于天’,并且‘超乎无极太极’。
】
想到这里,林泽在草稿纸上写了备注:‘阴阳五行’?
【古往今来,都以道治理天下。
皇帝也如此,他这两年‘志愈勤,道愈远’,对此皇帝本人感到不能理解。
】
林泽继续写第二个点,疑问一:为什么‘志愈勤,道愈远’。
这是等下要正面回答的内容。
第一部分结尾,皇帝点明策论要点。
他说,你们都是‘明先圣之术’的学子,今天聚集在此,想必都有‘切至之论’(针对性见解),皇帝将‘虚已以听’。
以下就天象、人文、帝王治政、纲纪制度、社会风气、国计民生等八个方面提出问题。
好家伙,有考公那味了。
难怪准许举人议政,这考的全是时政要务。
不让人议政怎么给皇帝当智囊团,想办法?
脑子灵感一闪,林泽马上有了一个猜测。
明宣一年是也就是先帝登基的第三年。
皇帝改年号是要在先帝过世第二年,才能启用自己的新年号,以示尊敬。
就像现在的皇帝,他去年就登基,但今年才改年号——永兴。
今年是第二年,叫永兴元年。
策问跟时局息息相关,看来出这道题,很有可能是祭酒得到某种政治信号,专门出的。
新帝很有野心,从征缴赋税,出兵退敌,到问计治国,种种迹象都表明,他要效仿古代明君了。
当然为了避免口舌是非,他做什么大事,好像都会扯上先帝的大旗。
明明白白告诉众人,你们不许攻击、反对我的主张,我只是在遵守祖制而已。
孝大于天,属于是拿住因果律武器了。
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朝臣们还摸不准这位藩王上位的新君,是个什么脾性。
谁也不敢先出头,免得被拿来杀鸡儆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