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我靠,领导你这么会关照人,我都有点感动了。”
想清楚事情后,林泽彻底安心。
第183章第183章狗儿所见
经过一整晚的充足休息,林泽第二天起床时,已经恢复过来。
吃过早饭,便同他爹步行前往国子监。
晨光尚早,街道上的行人还不算多,丝毫不影响父子俩边走边讨论学业之事。
“爹,我出一题,你来解?”
“何题?”
林泽想了一下,“试帖诗的。”
“你说。”
“天临之镜。”
林郁盛看了眼儿子,开始思索,此句出自何处。
林泽一脸志在必得,这是他老师给的书中所得。
现在朝廷科考,要求做的试帖诗,都得按题写。
不能笼统地写个赞美自然什么的,皇帝要求从《四书》、《五经》、名人大家的作品中出题。
考生要写这首诗,必须弄懂出的题目,再根据题目内容指向的意思,做出一首五言八韵格式的诗。
属于是加大难度的操作。
林泽现在也算深度研习八股文了,从原本带着现代眼光去批判它,到目前完全是理解和无奈。
这种统一的格式,可以大大提高改卷的效率,以及避免不同评卷官给分相差太大的情况。
有时候你真的不深入了解这种八股考试制度,很难清楚为什么要用这种禁锢思想的方法选拔人才。
古代没有现代那么高效的信息传递方法,为了保证最大范围的公平性。
那必须有统一的标准和评分方式,尽力避免特权阶级垄断向上通道。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使用八股取士已经是最大限度的公平。
“天临海镜,可是月光之意?”
林郁盛略有些犹豫,但他实在想不出旁的解释。
林泽解释道,“此为南朝炎亭宪公之诗《应诏燕曲水作诗》中一句,‘太上正位,天临海镜’。”
“宪公?”
林郁盛还是没想起来。
林泽一看就明白,这位谥号宪的名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仍是小众的。
“我是从老师的书中所得,此句他老人家最为欣赏,并做了批注。”
林泽道。
“谢公何解?”
“人君在上,如天之临,如海之镜。”
通过这个注解,可以清楚看到谢家的教育是及其符合这个时代对读书人的要求——君为上。
林郁盛朝安庆府的方向作揖,“劳您赐教。”
林泽跟着也隔着万重山水,对恩师行礼。
旁边来往的人看着一大一小两个书生有些奇奇怪怪,路过时,有意保持一定的距离。
“博闻多能曰宪,刑政四方曰宪……仪范永昭曰宪,想来炎宪公亦是一代天骄。
待散学回家,可否借为父瞧瞧?”
林郁盛轻抚胡须,兴趣极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