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特别是大夏圣上之前做出让步,出《明己诏》之后,让天圣民三才感应到有能够约束圣皇的基础,这就更加符合唐安世眼中的治世学说了。
所以他在策划这件事的时候,柯黯然将周铁衣的人欲说和移除五帝祭祀绑在一起,才能够得到他的肯定。
因为地方儒家改革派再大胆,也绝对不敢动五帝天命说。
这不仅是儒家的根基,也是诸子百家很多法门的根基,若是平日里,还只是断送个人的前途,但如今渊蒙压境,神道乱世,还有佛教祸害西方,动了五帝天命说,让诸子百家很多核心法门威能大减,前线溃败的责任王明义和李剑湖这些小辈肯定承担不起,所以他们不敢改。
第二就是通过学生之乱问罪董行书。
司民的职责本来就是安定民心,如今民心不稳,加上柯黯然代表的圣意,自然就能够顺势拿下董行书。
在唐安世看来,董行书一次次对周铁衣的妥协,才是让周铁衣做大的原因,所以他不能够让董行书继续作为儒家朝堂之上的魁。
第三就是拿下周铁衣,至少逼得周铁衣让出中央银行的权力来堵住这次的事情。
可惜唐安世想得很好,但除了第二点,剩下两点都是错的,甚至第二点本身,他都不一定成功了,因为董行书也有可能顺势而为,不然以董行书的城府,即使知道他自己被算计了,而且还是被儒家自己人背叛,也不会咆哮朝廷,被逮住这么明显的把柄。
唐安世最大的错,就是他将五帝天命说看得太重。
在他看来,如今大夏风雨飘摇,所以大夏圣上不可能放弃五帝天命说,周铁衣修行道家五帝宝诰,以五行祖炁炼罡,五帝祭祀也是其核心根基,不可能放弃,他们两人都不会放弃五帝天命说,天下人就更不会放弃了。
这也是绝大多数聪明人的判断,崇山王赵釜也是这么判断的。
但就像周铁衣在青帝祖庭解释的一样,他们这种判断,都建立在安定天下这个基础上。
可惜对于大夏圣上,修行比安定天下更重要,所以他可以接受冒一定风险来压制周铁衣的修行度,所以大夏圣上一开始就将移除五帝祭祀作为目的,而非手段。
同理,周铁衣也可以接受损害根基来推动改革,从一开始和大明宫主推演天京局势,周铁衣都是站在一个不同的角度来谋篇布局。
他不一定要赢,但别人也不能够赢,这就是周铁衣下棋的道理!
既然周铁衣自始至终都没有刻意求大道,自然可以接受道伤的事实。
只不过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他就要换取足够多的利益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