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也就是在赵恒从开封出发的同一天,重新集结起来的辽军在萧燕燕的率领下进抵大名府。
王钦若从开封出发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所担心的事终于还是发生了,辽国人终究还是杀到他这里来了。
鉴于大名府在战略、军事、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其城内所囤积的巨大财富和军需物资,它无可避免地成为了辽军此时的攻击目标。
大名府在后来可是“北宋四京”
里面的北京府,是一个人口超过了百万的超级城市。
在辽国人眼里,他们眼前的大名府就是一只肥得流油让他们已经垂涎三尺的大肥羊,然而这只大肥羊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吃到嘴里的。
此时的大名府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除了它原有的城防和守军外,王钦若到了这里后自然得把这里精心修复并加固一番。
在辽军到来之前,王钦若便命大名府周边的各路军队迅速进城来支援他守城,如此一来,大名府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且还粮草充足城高沟深。
但是,王钦若也并非可以就此高枕无忧,大名府实在是太大了,他把守城的士兵往城墙上一排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辽军可是对外号称自己是百万之师,无论他们采取哪一种攻城手段都足够王钦若好好地喝上一壶。
有一个事实就是大名府不是瀛州,瀛州保卫战为什么能取得辉煌的胜利?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瀛州城太小而辽国人太多。
听上去是不是迷糊?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城小,所以瀛州的军民可以密密麻麻地把瀛州城全部挤满,这样就让辽国人没有空隙可钻。
也是因为城小,所以辽军尽管有二十多万人但却无法一起上阵,而是得分批次地进攻,这样下来瀛州每次所面临的攻城敌军人数也就万余人的规模。
两相对比起来,大名府与瀛州的情况就恰好相反。
所以,王钦若此时所面对的压力与挑战其实丝毫不弱于死守瀛州的李延渥。
面对远方辽军铁骑卷起的自北而来的滚滚烟尘,大名府的所有军民都开始变得恐惧起来。
当然,恐惧是正常的,但恐惧并非就意味着畏惧,更不意味着会就此屈膝。
相反,恐惧有时候反而是力量的源泉。
王钦若将城内的众将都召集到自己的官衙内,然后就开始商讨守城事宜。
大名府东西南北各设一门,这四门里因为北门正是辽军正面来袭的方向,所以这北门几乎就是一道鬼门关,守北门的人自然就是任务最艰巨压力最大的那一个。
正常情况下,一般是不会有人主动申请去守北门的,除非他自认为自己有绝对的把握能够守住北门,这一点众人都心知肚明,可是这北门总得有人去守才行。
要说这王大人这时候也真的是表现得很可爱,因为他想出了一个如何分派任务的好法子,他的办法就是——探符,也就是将四门分别写在一块木片上,然后放在一个圆筒里,谁抓到哪个门就去守哪个门。
放在现在,这就叫抓阄。
当王钦若把这个法子说出来后,众将是一脸茫然地盯着这位王大人,却只见王钦若再又不慌不急地问道:“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啊?”
这时候孙全照挺身而出,说道:“我孙全照乃将门之后,我看这个阄咱们就没必要抓了,诸位将军你们要守哪里只管选就是了,你们选剩下的那个就是我孙全照的!”
话已至此,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客气了。
本着还是要给自己留点颜面的原则,东门和西门这两个距离辽军不远也不近的地方率先被人给拿走了。
王钦若这时候也决定要表现得像个老爷们儿,他把南门给拿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