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随着李继迁长达十余年的愿望终于得偿所愿,宋朝的西北边境就此算是获得了难得的安宁。
遗憾的是,这种相对的安宁却也只是暂时性的,宋朝这边的君臣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更大的隐患由此而生,他们现在还沉醉在自己的英明决策里并由此坚定地以为对李继迁的绥靖政策取得了梦寐以求的效果,他们甚至还可以憧憬如此手笔可以在历史上记下浓墨重彩的绚丽一笔。
可悲的是,吃饱喝足且野心再度开始猛烈撞击胸膛的李继迁不久之后就将用他的马鞭狠狠地抽打这些人的依旧阳光灿烂的嘴脸。
解决完李继迁的问题,时间正好进入公元998年,渴望帝国从此天下太平的赵恒于正月正式改元为“咸平”
。
二月,赵恒迎来了登基之后的第一次科考,相比赵光义之前每次科考动辄五六百人的进士中榜名额,这一次科考总共只录取了两百名进士,此举意味着赵恒已经开始在用实际行动对国家的各种政策进行调整和革新。
至于帝国其他方面的改造,赵恒也在稳步地推行和实施,而他每天的日子过得也可谓是相当的充实和忙碌。
都说皇帝好做,要什么有什么,简直快活似神仙,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赵恒每天都干了些什么:当每天黎明的曙光开始在地平线冒头的时候,赵恒已经梳洗完毕来到了前殿开始受理中书省、枢密院、三司、开封府、审刑院以及御史台等部门官员的请对,这些人按照职务的大小排着队等待赵恒的逐一召见。
等到把这些人都给伺候好了之后,赵恒才有时间去吃早饭。
几口吃完,赵恒继续干活,还有一大堆的奏章等着他批复,晕头转向地忙完这些之后他才有时间吃午饭。
当然,如果他工作效率够高,那么他这一上午还可以抽出一点时间去观摩一下禁军将士的操练。
至于下午,很遗憾,史书上对此是直接跳过没有说,很有可能是继续忙上午没干完的活儿,要么就是需要出席一些官方的礼仪活动。
当皇帝这些事总是免不了的,反正基本上关于政务方面的事都是在清晨到中午这段时间完成的。
吃了晚饭,赵恒还得重新做回学生,他要听取当世儒家名流的讲学并与其纵论古今探讨当下的国政得失。
到了夜分(晚上九点以后),赵恒终于可以去睡觉了。
如果他觉得自己还精力旺盛,那他就会去到那个朝思暮想了一整天的女人那里去求安慰寻温存。
这女人是谁啊?未来在大宋的朝堂上只手遮天的刘氏皇太后——刘娥是也。
当然,现在的历史中央舞台还不到她登场亮相的时候。
新皇帝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忙得是不亦乐乎,而老人们也终于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
这年的十月,早就饱受疾病折磨的宰相吕端再也吃不消了,他请求退休养老。
赵恒先是不准,但在吕端的再三请求下,赵恒最后还是同意了。
吕端被免去宰相之位,以太子太保之衔回家养老。
新的宰相任命很快下达,赵恒任命兵部尚书张齐贤与户部侍郎李沆并领平章事之衔,也就是说,这两人都是宰相且是平级。
赵恒的另一位老师、工部尚书兼参知政事李至因为眼疾被免去行政职务改任武胜军节度使从此开始去颐养天年。
同时,赵恒也趁机重组了中书省和枢密院:原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温仲舒被罢为礼部侍郎,原枢密副使、给事中夏侯峤罢为户部侍郎,原枢密副使向敏中改任兵部侍郎兼参知政事。
两府大臣中的两张新面孔分别是翰林学士杨砺和宋湜,这二人一同进入了枢密院出任枢密副使。
张齐贤还没把屁股下面的这把相爷椅子给坐热就盯上了另外一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