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60章 不死传奇(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就在田仁朗命令大军休整并整日与士兵喝酒赌博以麻痹李继迁之时,王侁偷偷地写了一封弹劾田仁朗“逗遛不进”

的告状信送到了赵光义的手里。

前边有三族寨的陷落以及抚宁寨正在被围攻的战报,现在又得到王侁弹劾田仁朗的告状信,急功近利的赵光义顿时暴怒,他直接下令抓捕田仁朗并让王侁取代田仁朗作为主帅立马进剿李继迁。

插一句,这里再次提醒各位记住这个王侁——这个日后将会导致杨业败死的第一责任人。

田仁朗到了开封之后,赵光义亲自审问他并问他为何不进兵。

田仁朗答道:“我所带领的军队不过千余人,而且夏州和绥州等地的军队又以守城为由拒不与我合兵,况且三族寨被围攻之时我部与其距离甚远,就算我及时赶到也无济于事,所以我才屯兵绥州等待李继迁力竭之时再行发兵,然后在派伏兵截其生路,如此大事可成。

还望陛下明鉴!”

对于田仁朗的这一番说辞,赵光义不以为然。

在他看来,对付李继迁这种土匪哪里还用得着整这些弯弯绕,直接大兵压过去就能完事,因而他执意要治罪田仁朗。

赵光义是这样,他身边的大臣也是这个德行,他们建议处死田仁朗以正军纪,但赵光义拒绝了,他将田仁朗免官并流放于商州。

千年之后再来看这件事真的是让人不得不为此而扼腕叹息,我们甚至可以说赵光义是李继迁的救命恩人加福星。

但是,事后诸葛亮总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此时宋朝举国的精英几乎都不把李继迁放在眼里,我们作为后人如果放置于当时也未必就能比赵光义和王侁高明到哪里去。

再者说,赵光义如果选择了相信田仁朗而对王侁的告状信置之不理,那么他就不是宋太宗而是唐太宗了,在军事这个领域他的才能和眼光始终是一块短板,终其一生都没能得到弥补的短板。

田仁朗被撤职了,王侁成了前方的一把手。

他可没有田仁朗那么多的算计,而且他对田仁朗的平乱策略也是嗤之以鼻:对付李继迁哪用得上什么伏兵?这群土匪只要我带兵过去指定作鸟兽散,然后我再杀了李继迁就此大功告成!

王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有了田仁朗的前车之鉴,绥州和夏州等地的驻军也不敢再以守城为由拒不出战。

于是,王侁会合诸路兵马直扑抚宁寨去找李继迁干架。

正值血气方刚之年的李继迁根本没害怕,他随即下令让全军撤了对抚宁寨的围困,然后调转方向主动去迎击王侁。

双方在一个叫浊轮川的地方迎头相撞,随即就是一场大战。

如田仁朗所言,李继迁所部人数虽众但却是一帮乌合之众。

在宋军凌厉的攻势下,李继迁带领的这群土匪兵稍作抵抗就大败而逃,宋军趁势掩杀斩首五千余级,那些归附李继迁的番部直接在阵前就抱头请降。

见大势已去,李继迁带领本部人马仓惶逃命,他连自己刚夺下的银州城都不敢进,而是直接逃向了北方的草原。

王侁并不是田仁朗,他可没有提前派伏兵去截击李继迁,这个狼崽子再次成功地逃出生天。

大胜之后,王侁发现李继迁再次逃走了,他下令全军继续进兵。

虽然没有抓住李继迁,但他要将之前归附李继迁的党项诸部全部剿灭,如此算是弥补一下自己的遗憾,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这一次面对宋朝的大兵压境,党项诸部要么死要么迅速投降,宋军一路沿途收降党项几十个部落,收复军寨无数,斩俘近万人,一时间宋朝的西北边陲再次归于平静。

说一千道一万,这不过是之前数次征讨李继迁的翻版,纸面上的战绩看上去确实漂亮,但却治标不治本。

李继迁仍然毫发无伤,甚至可以说他的本部人马并未受到打击。

浊轮川之战他用其他番部人马打前阵,而他的嫡系却在后面观战,情势不对他立即跑路,而他败逃之后也很快就在夏州以北再次招降了一些党项部落。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赵光义再又下令郭守文和尹宪派兵前去剿灭李继迁。

面对一帮遭逢新败的乌合之众,宋军再次取得大胜,他们斩敌数千,焚毁帐篷千余座。

在宋军强大的兵威面前,银、夏两州附近被李继迁招降的党项百余部落共计万余户人口集体归附,可李继迁照例逃之夭夭。

这个打不死的小强仍然在继续书写他的传奇人生!

:()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有请小师叔无上剑圣末世大回炉明末边军一小兵华山神门气运被夺,真千金玄术炸翻娱乐圈真武狂龙诡纹在奥特世界当法王权臣大佬和我领了个证哑妻不怂,总裁宠上瘾朕就是亡国之君三国之单身狗怒开无双择天记太古战神丹师剑宗临渊行超级鉴宝师都市最强修真妖孽(超品教师)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抗日之打鬼子我一枪一个重生末世:我囤百亿物资坐等末世麻衣道祖民国奇人官道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