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在极度的震惊甚至是震恐之后,后周朝廷对于赵匡胤被大军拥立为帝这事的反应近乎于是集体沉默,这沉默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和无力,而愤怒倒成了其次。
朝廷的刀子几乎都握在赵匡胤的手里,他们这群人即使再愤怒又能怎样呢?三位顾命宰相在既成的事实面前也是无计可施,他们唯一的反应就是首相范质死死地掐住次相王溥的手臂咬牙切齿的自我埋怨道:“仓促派将以至如此,这都是我们的错啊!”
开封城里唯一的反抗来自于韩通,而对于这个人我是有话要说的。
韩通的资历比赵匡胤高了太多,他早年跟随后汉的开国皇帝刘知远,后来又跟随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这期间他是骁勇善战屡立战功。
高平之战期间,韩通又配合赵匡胤的那位王彦超叔叔从晋州出发进攻北汉,后来他们二人便驻军在北方边境负责抵御辽国和北汉。
韩通后来又回到开封负责扩建开封旧城,他甚至还去治理过黄河的水患,柴荣征伐南唐以及北征辽国时他也随军出征,益津关改建为霸州城就是他在负责督建。
这样的一个老前辈让赵匡胤没法不去敬重他,可在韩通的眼里,赵匡胤这个小子却是怎么看都让他觉得不像个好人,他也为此而没少给赵匡胤难堪。
得知赵匡胤称帝的消息后,韩通从容地走出了皇宫,然后他飞奔上马准备纠集人手跟赵匡胤力拼到底。
可悲的是,他最后发现自己能调动的人马竟是少得可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韩通主管的禁军侍卫司大部分兵力都被赵匡胤的一纸征调令给带走了,开封城里现在掌握着最多兵力的人是赵匡胤的铁杆马仔石守信和王审琦,韩通所召集起来的人马根本不够这二人塞牙缝。
可是,此时已经悲愤交加的韩通不想就此屈服,赵匡胤这是在谋逆,对他来说这是不可饶恕更是无法容忍的滔天大罪。
于是,在形势已经无法逆转的情况下,韩通像是一个失去了所有理智的疯子一样,他带着一帮少得可怜的人向开封城的城门进发意图将赵匡胤阻截在城下。
在半路上,韩通的这一伙人正好跟赵匡胤所派遣的一支已经进城的先遣队遇上了,而这支先遣队的带队将官正是人称“王剑儿”
且以对敌人凶狠残忍而着称的悍将王彦升。
也不清楚这一天他俩在迎头撞上之后彼此之间具体都发生了什么,反正后来王彦升打败了韩通的人马,而且他还赶尽杀绝式地继续领兵追杀韩通。
王彦升直接追到了韩通的家里,然后他更是纵兵将韩通家里的人几乎全部杀光,整个韩家上下最后只幸存下来了韩通的一个幼子和几个女儿。
这是这一天里开封城所发生的唯一的一场流血事件,王彦升做了赵匡胤想做但却不敢做也不能做的事,他可以说是帮了赵匡胤的一个大忙,但同时他也违反了赵匡胤不得滥杀的军令。
赵匡胤本该以军法处置王彦升,可那样一来无疑会让拥戴他的三军将士寒心。
这时候的赵匡胤还得指望手底下这帮人帮他稳固帝位,甚至是要依靠他们去平息各地随时都有可能会爆发的叛乱。
有鉴于此,赵匡胤没有公开惩处王彦升,但这不代表他就原谅了王彦升的滥杀行为,他会让王彦升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但不是现在。
进入开封之后,赵匡胤脱去黄袍回到了禁军殿前司的官衙,而不是直接进皇宫举行登基大典。
三位宰相大人范质、王溥和魏仁浦不久之后也一同来到了殿前司,在铁甲环伺之下,他们最终还是向赵匡胤行了跪拜之礼。
随着他们的这一跪拜,赵匡胤离正式登基就只剩下了最后一道程序——禅让之礼。
日暮时分,赵匡胤进入皇宫并在群臣的共同见证下从柴宗训的手里接过了传国玉玺,他也由此正式成了宋朝的首任皇帝。
这一天——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这是让当时的许多人命运都发生改变的日子,也是我们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发生改变的日子。
这天晚上,赵匡胤住进了柴荣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皇宫,这里到处都还残留着世宗皇帝的影子,可我们相信赵匡胤不会在这个夜晚感到惶恐。
他确实是夺了柴荣儿子的皇位,可我们也说了这里面他也有他的身不由己,他相信柴荣会理解他,而他也会善待柴荣的子孙(他后来为继任者们立下了祖制: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更重要的是,他会努力地去做一个好皇帝,他会继续去完成柴荣未竟之事业,去实现柴荣未曾实现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关于这段历史,某些人总:()北宋帝国兴亡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