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朱翊钧摇头说道:“看,户部就非常的反对,因为这个条款过于模糊了。”
礼部反对这一款的原因非常简单,按这个标准,大明的大多数农户,都可以不用交田赋了。
如果不收田赋,那代表着朝廷完全放弃了县以下的治权,便是真正的皇权不下乡了,这会造成更多的混乱。
县城外的乡野不再交田赋,代表着朝廷不会再把目光看向他们,就会出现权力真空,出现权力真空,就会有人代替朝廷治理,强人身依附的贱奴籍制一定会卷土重来。
冯保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陛下圣明,为了这个税法,各部堂上官,差点打起来,刑部想直接蠲免十二银以下,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的抗税收税的案子要办;”
“礼部则是部分反对,认为仍要收田赋,担忧贱奴籍制卷土重来;”
“户部是坚决反对,因为这样一来,交税的人,就只有大约78o万人,陛下,年入二十银以上的,大约只有这么点人。”
大明的收入大约可以分为十一级,这里面计价比较复杂,得拿出《万历会计录》把实物折算为铜钱和白银,后来户部嫌数据过于杂乱,重新整理了一遍。
最终朝廷以户为单位,进行年收入全家平均,分为了三级。
分别是贫穷、温饱和富裕,贫穷收入折银不足五银,温饱为五到十二银,富裕为十二银以上。
处于贫穷的大明百姓大约有5o%,处于温饱的百姓大约有44%,而手里有闲钱富裕的百姓,大约只有6%,按照这个标准,需要纳税的人只有78o万人。
这也是十二银这个标准的由来,94%的百姓,不纳税,符合皇帝一贯收税的主张,谁有钱就问谁收税,穷鬼根本榨不出几个钱来!
“稽税院怎么说?”
朱翊钧询问稽税院的看法。
冯保低声说道:“稽税院自然乐意,稽税穷民苦力又累又没银子,这样一来,大部分的百姓排除在外后,稽税就简单了。”
朱翊钧想了想说道:“其实好办,那就退,先都收起来,然后年入十二银以下都退还,这就是最好的办法。”
冯保极其紧张的说道:“陛下,先生也是这么提议的,然后吏部部议,少冢宰梁梦龙告诉先生,想的很好,但没有那么多的吏员去执行,这一进一出,摸银子的人太多了,怕是浪费国帑了。”
冯保是真的怕,怕皇帝一拍桌子,就这么干了。
这种分配方式,是张居正想出来唯一合理的方式,但大明眼下,真的做不到,除了造成国帑浪费,什么用都没有。
张居正并没有打算推行,吏部部议不认可,显然是大明纠错机制还在生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