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一百零三章 不知道写啥(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现在坐在沙发边的小电脑架上,不舒服,不适合写观后感吗?想在loft的二楼再买一台电脑,然后在床上架着笔记本床上桌来写?你别说我还真买了床上电脑桌,就差新的电脑了。

怎么现在家里两台电脑还不够吗?还得第三台?说是专用写作电脑,不然不肯动笔?还是自己懒吧,就把楼下的拿上去不就可以了吗?有那么难吗?而且那个电脑桌,挺大的,还可以做笔记呢?近期为了节省电费,主要是因为成都的阴天太多了,临近黄昏的时候,在楼下看的话,光线不太好,而且还有个推拉门在这里挡着,所以就弄到楼上去。

那个买了一年多了床上电脑桌才用起来呢,但也不是很多。

我觉得吧,现在要把电脑桌更好,除了看书,还得把笔记做起来,尤其是把看到有意思的内容,单独的摘取出来,后面再找时间复习。

前几天刚看完的《印度六派哲学》,看完还是没啥印象,也不是说没印象,能记下来的就是很多废话,都是作者的研究历程,主要观点,还是没明白。

说到哲学观点,我倒现在对哲学的概念的理解还是模模糊糊的。

而且越看越觉得对现实生活的价值不大啊。

如果不是靠哲学出书挣钱的话,还真的不一定要学的。

所以还是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不够好,难怪生活不如意。

要真的理解到位了,不久可以写书了吗?做一个哲学史的梳理者,不也挺好的吗?问题就是没彻底的领悟,等领悟哪天,我一定试试!

到时把中外哲学都弄个对比,不就是一本大作了吗?这还发不了财?很多大部头的书,比如奥威尔的三部书评、理解媒介啥的,都是非常厚的书,感觉很厉害的。

但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们的内容灵感来源也是通过别的书籍,这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吧。

难怪有人说,其实一辈子看透50本书其实也够了。

但是我觉得还是不够对,要理解50本经典,要看很多注释本啊,可能需要的注释本就会高达500本,不然那些经典的理解,会把握的都不够经典。

好比说什么老外的很多书都是对柏拉图的注释,印度有对什么奥义书的注释,国内的很多也是四书五经的注释一样。

后来的大家都是在这些基础上做的分析和延展。

才形成了至今我们看到的各类思想史。

没有前人的努力,我们不可能直接到第十个包子。

那个例子就是,一个人吃十个包子能吃饱,所以直接吃第十个就可以了,前面九个不重要吗?思想史也是这个道理。

就跟那个易经差不多吧,人家说了阴阳,后面生四象,再来八卦,六十四卦。

这些是大道理,我觉得叫方法论吧,方法论都是重复的,所有人都知道的。

但是具体的知识体系,要去把握,这个必须得苦功夫,必须要记忆和理解,然后再去实践、改造世界。

改造世界的时候,还不一定就能产生价值呢,起码还得有90的浪费率,最终产生正义价值的那部分,未必有1。

这就是内卷吧,也是丛林法则。

要想过得好,只能把自己搞成卷王。

你不卷,可以做到佛系,问题是有这样的岗位给你吗?能稳定一辈子?应该是有的,但是我不告诉你。

:()活过五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谍网大唐之惊梦我的蛮荒部落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射雕之江湖超凡黎明神医娘亲帅炸了抗战从周卫国开始轻狂小毒妃武侠BOSS之路邪气凛然在第四天灾中幸存从天牢走出的强者超凡大卫太古神王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定河山诡墓密码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人在斗罗开局加入聊天群我在士兵突击当特种兵重塑千禧年代星宝三岁半被六个舅舅团宠了华娱从1980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