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要想完全打通一个知识体系,就是寻找书籍的时间,都要很长,何况还要阅读、记忆、理解、开创!
这么看我更适合写一些形式的东西,类似于方法论的。
这些道理,其实大家都懂吧。
但是具体到内容,比如哲学、历史啥的,具体的一个知识点,可能就不一定讲得清楚。
那到底是形式方法重要还是内容更重要呢?内容的话,含量太大,根本就看不完。
所以形式方法才是最简单的,内容还不多,说都说几句道理。
但这些形式道理,并不能用来挣钱?也不是说不能挣钱,比如教师这类的,其实就是给学生做引导的,做方法论的。
更多的内容理解还得学生自己去搞。
搞内容的确很费劲,首先要有方法论,其次还得坚持,这个坚持也算方法论的吧?反正就是具体去做的时候,是需要漫长的时间,这期间的痛苦,要不是家里有人支持,或者有个“好”
工作,应该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能坚持去的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
当然也有人可能自己的工作就是内容,那么这样的人是最幸福的。
主要我不太幸福,就是我没掌握好技巧。
就是人家老师把模板放到你的面前,脑子都不会转。
比如前几天群里遇到一个大拿,说个什么“均贫富”
,然后他提示,最重要的是“富”
,没有富,前面两个都是零。
就好比,健康是1,没有1的话,有再多的财富、思想,可能对于个体来说,都是没意义的。
这种观点,有一种,哇!
豁然开朗的感觉,他们是怎么想到的,同样的三个字,我就想不到呢?是哪里的问题。
太木?还是没天赋?还是看的内容少,其实人家早说过了,只是他看到了,所以传递到我这里来,那我去告诉其他不知道的人,他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顿悟呢?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近期不敢写作,可能很大的原因是被想写《孤注一掷》万字读后感,给吓到了。
所以一直拖,越拖就拖不想写,现在堆积好了几部电影的观后感没写。
甚至越拖越怕写。
这就胆怯了?本来也没几个人看你的文字啊,担心啥啊,尽管写呗?要是没这些烂写作的训练基础,将来怎么升级啊。
主要是想三方面都抓住吧,一方面是形式美,一方面是辞藻美,一方面是内容美。
天啦!
这样的水平,应该是伟大了吧!
一个菜鸡一开始就想达到这种级别,想多了吧。
虽然知道需要训练,但是实在是痛苦啊,写的时候,非常的明显,那么写不出高质量的内容,写不出漂亮的词,内心一直纠结内耗,那就背字典词典啊。
但是看到字典词典的体量,近两千页面,实在要疯了。
人笨只能下苦功夫,人家伟大的编剧芦苇都说,他人没天赋,只能下苦功夫,感觉跟做数学题差不多了,按照全球精品口碑的电影剧本套路,学结构,需要的内容要大量阅读相关文章,然后在提取,几遍几遍的反复修改。
想起来就麻烦,甚至恐怖,就这样,跟我想象中的文科,又不一样了,看起来跟理科没什么分别啊。
以前可能是不懂事吧,以为文科就是靠记忆,背得住内容就能高分,不像理科,记住了公式,但是每个应用题都不一样,还需要靠各种公式融会贯通才能破解找到唯一答案,感觉也很困难,很烧脑,所以退却了。
哪知道,文学比这个还难,因为没有唯一答案,而且自己融合后的答案,不一定被人:()活过五十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