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
【然后,雍正开启了特务的高光时刻。
】
【密折制度在他手里闪耀出了最璀璨的光芒。
】
【清朝皇帝都知道,明朝获取官员信息,多依赖宦官和身旁近侍,这种制度的危害是容易导致宦官乱政。
】
【为了国祚永续,当然要找到一种更为合适且不易滋生乱政的方式。
】
【于是满清一入关,顺治皇帝就开始提出一种“密封奏折”
的新方式——官员与皇帝可以直接“对话”
,将所见所闻汇报给皇帝。
】
【但这种方式仅仅是个尝试,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
】
【康熙朝则巩固了这种方式,奏折范围及对象多了起来。
】
【但康熙朝运用这种制度还停留在秘密进行。
】
【因为康熙觉得,不能让每个官员都感觉时时处处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这样不利于朝政稳定。
】
……
{还是不太理解密折制度,为什么会有密折?臣子不一直给皇帝上折子吗?这折子也就皇帝能看啊?}
{不是,你理解差了,臣对君的报告,有章、奏、表、议、疏、启、书、记、札子、封事等多种样式。
}
{按照惯例,清代臣工的报告,主要有题本和奏本两种。
}
{关于钱粮、弹劾、兵马、命盗、刑名等需要公开的,多用题本。
这种报告极其正规,有固定格式,也必须钤印,意思就是官员必须明确盖章。
}
{另外的奏本,涉及的不是国家正规法令,多是私人性质的,比如到任、升转、谢恩及个人私事,则不用正式的印鉴,等于是给皇帝汇报私下里的工作。
}
{题本一般先经过内阁审核,然后交给皇帝。
两种文体都经通政司转送给内阁,再直接转交给天子。
}
{题本因为太正规,必须用正楷字,而且还要有摘要,等等,要求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所以,这种文书写起来繁复而缓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