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由于每引盐斤量频增迭加,到今年时金陵盐业已从开始每引四百斤增至五百五十斤,但实际上远不止此数。
商人赴盐场买盐,每引除定额四百斤之外,带加恩免盐一百五十斤,还有私自多拿的,平均下来每引将近六百斤。
也就是说,本来只有四百斤为一引,竟多至六百斤。
从而多出大量的“无课之盐”
,由于盐引的加斤又加重了对搬运工人的负担,因为盐场搬运工人是以每引为数,而不是计算重量的。
但官府在给盐户发火耗时又按照每引四百斤计算制盐成本,多出的二百斤制盐费用只能由盐户自己承担。
而且还经常克扣,导致入不敷出,一直赔钱,做出的盐越多,就赔的越多。
没有钱就制不了盐,上交不了盐就会被盐课大使毒打甚至送进诏狱,偶尔会有逼死人命事情发生。
盐户们没有工资,每年只能获得刚够吃的口粮和些许的生活费,他们被控制在盐场里,出去就得接受脱衣检查,以防夹带。
他们制盐的成本大约在每斤10-15文钱之间,但他们要想吃盐,只能在市面上花500文钱才能买到自己制出的盐,能吃上盐的家庭不到十之二三,由于食盐摄入量减少,偶尔还食不果腹,导致晒盐中病死的、累死的也大有人在。
“小的们说的句句属实,绝不敢隐瞒大人!
我们也是迫不得已才逃跑的,还请大人开恩,饶恕小人这一回!
盐户们说完就不停的磕头,贾珩连忙让他们起身。
对着李元芳说道:“元芳,你怎么看?”
“大人,我觉得此事甚为蹊跷!”
贾珩点点头,他目睹此事后,心中感慨万千,深知民间疾苦远超想象,盐税繁重,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横行,此乃国之大患。
看来自己势必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于是他让玄甲军先带着流民一起去军营保护起来,他们四人继续踏上前往扬州的路途。
贾珩等人在扬州城外找到一户人家,给了一些银两,留下几个陷阵营士兵看好马匹,四个人就跟着进城的人流走进城门,在城门口放一个框,要想进城每个人须缴纳五个铜板方可入城,商人最低五两银子,上不封顶。
李元芳前去打听,才知道这是郑知府上任后就开始的,美其名曰“城门税”
,贾珩眉头微皱,心中暗忖这所谓的“城门税”
怕是不合理的苛政。
这时从城里来了一骑,到城门口下马后,对着城门官耳语了几句,贾珩听的真切,因为钦差大人还有几日就要到金陵了,知府让先停止收费,待钦差走后再开始。
城门官听完,便对着进城的人说道:“知府体恤民生艰难,城门税就先免了!”
百姓听完很是高兴,贾珩摇摇头也跟着进入城中,只见街道两旁虽也算热闹,但百姓们脸上却多有疲惫之色。
他们稍作打量,便直奔城中最负盛名的酒楼而去。
进入酒楼后,伙计热情地迎上来,将他们引到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